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天初小说 > 其他类型 > 她用旧钱包撕开百万黑幕江禾李善泉

她用旧钱包撕开百万黑幕江禾李善泉

淡宁羽仙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超市午后的光线冷白得像是医院的吊灯。江禾站在二号收银台,刚结完一单客人的小票,还来不及按“结账完成”,就听到耳边响起一道阴冷的男声:“江禾,把你的包打开。”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到人事科长站在她面前,身后还跟着两名穿着灰色制服的“稽查”。超市正在进行“突击自查”,据说是总部要来审计。她一言不发地解开旧帆布包的搭扣,取出那只早已掉色变形的钱包。皮革边角龟裂,扣子松动,开合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她已经用了它三年。可就在她翻开零钱夹的那一刻——一张崭新的银色购物卡,从夹层里滑出,摔在地上。“这是什么?”人事科长立刻俯身捡起,眉眼瞬间沉下来。卡面上印着:“悦品生活超市·高级会员”。编号尾数是000013。这串数字太熟悉了——是李善泉的专属VI...

主角:江禾李善泉   更新:2025-05-20 17: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江禾李善泉的其他类型小说《她用旧钱包撕开百万黑幕江禾李善泉》,由网络作家“淡宁羽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超市午后的光线冷白得像是医院的吊灯。江禾站在二号收银台,刚结完一单客人的小票,还来不及按“结账完成”,就听到耳边响起一道阴冷的男声:“江禾,把你的包打开。”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到人事科长站在她面前,身后还跟着两名穿着灰色制服的“稽查”。超市正在进行“突击自查”,据说是总部要来审计。她一言不发地解开旧帆布包的搭扣,取出那只早已掉色变形的钱包。皮革边角龟裂,扣子松动,开合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她已经用了它三年。可就在她翻开零钱夹的那一刻——一张崭新的银色购物卡,从夹层里滑出,摔在地上。“这是什么?”人事科长立刻俯身捡起,眉眼瞬间沉下来。卡面上印着:“悦品生活超市·高级会员”。编号尾数是000013。这串数字太熟悉了——是李善泉的专属VI...

《她用旧钱包撕开百万黑幕江禾李善泉》精彩片段

超市午后的光线冷白得像是医院的吊灯。

江禾站在二号收银台,刚结完一单客人的小票,还来不及按“结账完成”,就听到耳边响起一道阴冷的男声:“江禾,把你的包打开。”

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到人事科长站在她面前,身后还跟着两名穿着灰色制服的“稽查”。

超市正在进行“突击自查”,据说是总部要来审计。

她一言不发地解开旧帆布包的搭扣,取出那只早已掉色变形的钱包。

皮革边角龟裂,扣子松动,开合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她已经用了它三年。

可就在她翻开零钱夹的那一刻——一张崭新的银色购物卡,从夹层里滑出,摔在地上。

“这是什么?”

人事科长立刻俯身捡起,眉眼瞬间沉下来。

卡面上印着:“悦品生活超市 · 高级会员”。

编号尾数是000013。

这串数字太熟悉了——是李善泉的专属VIP账号。

他常用它去后台兑换“试吃品”,带走上千元货物,账面却只写“日常促销”。

监控画面早有记录。

而现在,这张卡却躺在江禾的钱包里。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小声说,“这不是……?”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人事的口吻已是判官。

江禾低头看着那张卡,手指微微发抖,却只是淡淡问了一句:“可以看监控吗?”

“坏了。”

李善泉不知何时站在旁边,笑得意味深长,“你站的这条通道,摄像头前几天就出问题了。

真巧。”

她的指甲掐进掌心,却依旧没有反驳。

只是默默收起工牌、雨伞,还有那只被“证据”玷污的钱包。

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哭、会跪、会争辩。

但她什么都没说。

回到家,她像往常一样给女儿煮了清汤面,撒上葱花。

八岁的江念一边写作业一边问:“妈妈,今天怎么回来得早?”

她笑着摸摸女儿头发,说:“妈妈只是换了工作。”

夜深,女儿已熟睡。

江禾坐在桌前,灯光昏黄,影子被拉得老长。

她在一沓泛黄的单据中,翻出过期的损耗报表;在冰冻区的纸箱账单里,比对每一笔购入价格。

她把这些抄写进一本本用过的作业本里,那是女儿剩下的练习册。

她写得密密麻麻,像回到自己未曾读完的那段童年。

没有人知道,那晚她坐了整整一宿。

没有哭
,也没有喊冤。

她只是在计算:从这张购物卡,到她那只破钱包之间——究竟隔着多少贪欲,和多少人装聋作哑。

她知道,要活下去,必须找出真相。

即使,她什么都不是。

1超市的后勤通道里总弥漫着一股混合味——泡沫箱里的冻肉血水、消毒水、还有食堂蒸饭的油腻味。

江禾曾多次站在这片味道中,被李善泉拦下。

“江姐,晚上加个班吧?

部门核算还有点小瑕疵,得麻烦你盯一眼。”

他的声音很客气,嘴角却咧得让人发麻。

她记得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年前盘库的那晚。

夜班只剩她一个人守着冷库,李善泉带了盒“茶点”来,糕点里还夹着茉莉茶包。

“辛苦了,咱这活儿是靠实干,但上面也看‘合作’。

加个‘茶班’,以后我可以跟人事那边提提你。”

她接过点心,却没有动筷。

只是笑了笑,说:“谢谢李科,我有孩子要接,今天怕是加不了。”

他眯着眼盯了她几秒,没说话。

那晚之后,她的排班开始莫名其妙地变动,早班、夜班连着走,甚至有一次被安排到男员工负责的冷藏搬运区。

再后来,他不再暗示了。

而是直接说:“你总这样硬撑,以后别说我没给你机会。”

她从没想过,事情会恶化得这么快。

当她在众目睽睽下被定为“内部偷盗”,当那张“高额购物卡”从她旧钱包里掉落,她甚至来不及辩解。

“公司决定不报警,前提是你主动辞职。”

人事主管递过一份写好的“体面离职申请表”,说得轻描淡写。

江禾看着那张纸,纸张洁白,字迹整齐,连签名栏都贴心地留好了空位。

“我可以调监控自证吗?”

她问。

人事冷笑了一声:“你那台摄像头三天前就坏了。

再说了,公司内部处理,没必要扩大事态。”

她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工牌,三年前进超市时,她就是这副样子:干净、沉默、被夹在一摞入职表格和“试用期规定”中间。

她咬紧牙根,在“申请理由”一栏写下四个字:身体不适。

签完字,她头也不回地走出超市。

雨伞在手里转了几圈,像她这几年的生活——怎么转,都在原地打滑。

那晚,她没睡。

她坐在餐桌前,把钱包平放在桌上,抽出那张“证据”卡,又翻出自己的
购物发票。

编号、日期、商品条码,一项项核对。

她忽然记起女儿二年级时学过的“对账方法”,那是她陪着做的数学题。

她摸出女儿用过的作业本,翻到空白页,一页一页抄下入库单与日常销售记录。

Excel她不会,但她可以画格子、比数字,用最笨的办法。

凌晨两点,她画出第一张表格,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数字跳动。

生鲜部损耗率,过去三个月,平均高达37%。

她记得系统里每次报损审批都由李善泉一人签署。

他声称肉类变质、运输失温、临期下架——理由琳琅满目,却都没有回收凭证。

这个数字就像一根刺,扎进她心里。

第二天,她偷偷回到超市员工更衣间,用临时卡从后门溜进去,调取了一个月前的采购记录。

记录显示,近三个月生鲜类进货供应商,始终是三家:晟品冷链、鑫禾食品、博一行商贸。

她印象中这些货经常延迟到货,还不时“补单”,但采购价却节节高升。

有的进口鱼类单价,甚至比小型连锁酒店还贵。

更诡异的是,这些高价食材,在两天后就进入“损耗报废”流程。

冷库没见几次货,却总报废上千斤。

她忍住喉头的苦味,把所有票据用手机拍下,拷贝回家。

与此同时,镇上新开的“城中村法务小组”在社区图书馆里开免费夜课,教的是“财务基础与权益保护”。

她报了名。

每晚九点,女儿睡下后,她就拎着小马扎,骑电瓶车赶过去,蹲在最角落的位置听讲。

老师是前税务所职员,说话时喜欢用俚语解释条文:“你们别怕专业词,什么‘票据溯源’说白了就是一张纸能翻几次身,一手转账两手洗钱,全写得清清楚楚。”

江禾听得认真,甚至用女儿点读机录下音频,回家在厕所反复听。

她怕吵醒孩子,只能窝在厕所板上,灯泡黄昏昏地晃着。

她坐在马桶盖上背《企业会计准则》,一页一页划出“差旅支出货物报损委托加工”几个关键条款。

她的世界仿佛倒了过来。

白天是超市、雨伞、冻肉,晚上是公式、凭证、发票追溯链。

连江念都看出不对劲,在作文里写下:“妈妈像坏掉的监控,整天流泪,嘴巴还念念有词,好像在背咒语。”

第七天深夜。

她终
于找到突破口。

她将三家供应商发票编号与库房出货记录交叉比对,意外发现:部分批次货物根本没有入库,只存在“账面记录”。

这些“幽灵货物”在纸面上完成了入库—报废的完整流程,却从未被任何一名搬运工见过。

更惊人的是,她发现某个特定模式:李善泉经手的订单中,这三家供应商轮流出现,单价始终虚高20%以上,而损耗率则维持在畸高的37%。

她查阅《标准经营手册》,正常生鲜损耗率应控制在12%以下。

37%,不是失误,是蓄意。

她捏着笔,指节发白。

纸上的数字像是一张网,越看越密,越陷越深。

可她并不怕。

因为她知道,她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底层打工人。

而是——这个骗局的第一个破绽。

2江禾辞职的第二天,就从前门悄悄绕到了后门。

她戴了顶宽檐帽,蹲在城东超市后巷的垃圾箱旁,眼睛紧盯着卸货区。

这里是“货物进门”的咽喉地。

凌晨五点,三辆冷链车依次抵达,车身上喷着熟悉的LOGO:“鑫禾晟品博一行”。

卸货员动作迅速,几乎不落地就直接搬入冷库。

而江禾的眼睛,比他们还快。

她用女儿退役的小学习字本撕下几页,记下了时间、车牌、货物数量。

然后偷偷掏出手机,咔嚓咔嚓拍照,照片中清晰可见:“配送单标明时间为上午8:00”,但实际卸货时间却是凌晨5:17。

这就意味着什么?

——虚假时间差,票据造假。

她一边拍一边想,这事儿不能一次拍全,要分批、分线索、小剂量地“喂”出去,才有用。

可计划,往往赶不上意外。

她在第四次跟拍时,被一名身形高大的搬运工察觉,对方似乎早就注意到她,猛地逼近几步:“你是谁?

干嘛蹲这?”

她心头一紧,飞快把手里的转账截图塞入化妆盒底部,故作平静:“我来找工作,听说你们超市缺人。”

对方狐疑地看着她,似乎还想继续盘问。

这时,冷库的门突然砰地一声关上,呼啸而出的冷风让她猛地打了个喷嚏。

“走吧走吧,招工的去前台问。”

她装出一脸胆怯,灰溜溜离开。

但一转身,就进了镇北的文印社,把刚刚拍的照片洗了三份,一份藏在米缸,一份夹在女
儿画册里,最后一份——她悄悄寄给了妇联主任。

回家那晚,她打开微博,发了一条图文对比贴:#水果去哪了#图一:库房报损水果300斤图二:同天销售记录:火龙果卖出198份、香蕉327份、苹果221份。

请问,烂的是哪一部分?

这条贴没火,但评论区悄悄多了几个“自媒体实习生廉政观察”的账号留言。

“能聊聊吗?”

“图很有力,你愿意实名爆料吗?”

她没回复,只是删了这条帖,把原图打包,改名为“语文练习题”,上传到网盘。

她知道,这一局不能硬打,而是要等对方急了,自己露出破绽。

她以为威胁会来得更晚,没想到第二天中午,门被人砸响。

她刚打开门,三个穿工服的男人堵住门口,最中间那个,她认得,是博一行送货的“张大壮”。

“江姐,最近超市不是你该惦记的地方。

你女儿学校在哪儿,我们也不想打听。”

语气不轻不重,眼神却带着压迫。

她不动声色,指了指门边的叉车:“我正好也有话要跟你说。”

男人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她就闪电般冲上去,踩住叉车踏板,猛一推,把那人夹在冷库货架边!

轰——钢架震动,货物掉落,那人嗷地一声倒下。

另两个一看她架势,竟不敢动。

江禾站在冷库门口,额上满是汗水,双臂的肌肉线条在白灯下若隐若现。

她冷冷开口:“下次来,请带上搜查证。”

这事惊动了妇联。

主任亲自登门,说话一向直截了当:“江禾啊,我知道你受委屈,但你一个女人,跟这些人斗,真的划算吗?

你还有孩子。”

江禾沉默了一秒,走到书桌前,拿出一只早已准备好的U盘,轻轻放在茶几上。

“主任,你看看这个。”

那是她入职那年,同批员工私下流传的一段偷拍录像。

角度诡异,拍的是女更衣室的换衣区,背景墙上清晰可见“员工须知”告示。

主任的脸色变了。

江禾继续:“我不知道是谁拍的,但我知道——李善泉是唯一持有员工监控权限的人。”

她的声音低沉,却像锋利的剪刀,一寸寸剪断对方犹豫。

妇联主任沉默良久,起身拿起U盘。

“你想怎么做?”

江禾看着她,眼神清澈:“我不需要补偿。

我要一个机会
,把真相说出来。”

第三天下午,她接到电话。

“江女士,您好。

我们已收到您实名举报的全部资料,镇纪委决定召开听证会,核查问题采购与人事违规。

请于周四上午9点,到镇政府301会议室出席。”

她挂掉电话,久久站在窗前。

春雨绵绵,雨点落在玻璃上,像无数破碎的监控碎片,一颗颗从天而降。

女儿在她身后轻轻问:“妈妈,你是不是要去打仗?”

江禾没有回头,只是牵过她的手,轻声说:“不是打仗,是让那些欺负别人的人,不再安安稳稳地坐着。”

3镇政府三楼会议室,空气凝重得像是积了灰的档案柜,连窗外的风都显得迟钝。

江禾坐在最末一排,面前是一张被磨得起毛的木桌。

她带来了一台老旧笔记本电脑,外壳磨损,风扇运行时轻轻发颤,仿佛她此刻按捺着的心跳。

对面主座上,李善泉一身笔挺西装,搭配金丝眼镜,神色泰然。

他手边摞着厚厚的业务报告和评优奖章复印件,每一页都像是在高声叫嚣着“我清白得像白纸”。

“我干净清正,任职三年从未收过一分好处!”

他语调中气十足,“有人别有用心,挑拨离间,抹黑体制!”

场内数位官员点头,有人附和:“李主任平时确实作风硬朗,为镇上争取过不少资金。”

他顺势站起,环顾四周,声音更洪亮:“我知道今天是‘听证’,但我也要说——不能让个人情绪绑架制度,不能因为一个辞职员工的几张照片,就质疑一个干了十几年的老干部!”

他故意望向江禾,语气锋利如针:“而且,她——一个连会计报表都看不懂的文员,凭什么指控我?”

一片静默中,江禾慢慢站起。

她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投出一行醒目的英文标题:《THREE-YEAR LOSS AUDIT SUMMARY》《三年损耗对比审计摘要》场内一阵低语,有人瞥了一眼,又惊讶地看向她。

江禾的声音不高,却极有穿透力:“我不是会计,但我做了三年的采购单录入。

每一条进货记录、每一项报损时间,我都输过,按过回车。”

她点开第一页Excel截图。

“2022年,水果报损率:23.8%;2023年,报损率升至31
.4%;而2024年,截至三月,已经高达38.6%。”

她放出一张手绘图表,彩色线条标注清晰:“图表显示,每逢季度采购会前后,‘入库量’会在短时间内异动飙升,然后报损曲线滞后3天跟随回调。”

江禾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

“这说明什么?

说明库存并没有真的‘烂’,它们只是被用来‘做账’。”

会议室里响起翻动笔记的声音,一位副镇长皱着眉低声道:“这和账目报备……确实有时间差。”

李善泉脸色微变,但他很快反扑。

“她胡说八道!

她是文盲!

她连会计分录都不懂!”

“是,我确实不懂。”

江禾从包里拿出一张用皱巴巴餐巾纸包着的笔记,慢慢展开。

她轻轻摊平那纸,手指指着几个红笔圈出的数字:“但我知道,这笔3700元的‘小绿泡饮品入库费’,发票上显示入库时间是4月10日中午12点,而转账却是早上8:24。”

“转账账户名是‘泉辉咨询’——这是您太太名下那家‘咨询公司’吧?”

她停顿了一下,抬眼直视他:“我也确实不是会计,所以我拿这纸条去问了镇里审计办的老徐。

他说,这叫‘虚开发票’。”

会议室炸开了锅。

“泉辉咨询?

那不是……之前不是说跟李主任无关?”

“这时间戳太精确了,根本圆不回来啊!”

李善泉猛地起身,手指发颤。

“你——你哪来的这些纸条?”

“就在冷库后面的废纸箱里。

你手下的人一边抽烟一边扔垃圾,没处理干净。”

江禾轻轻合上电脑,仿佛已经不再需要它。

“这些账,他们做得太急,也做得太粗。”

场内渐渐失控。

李善泉喘着粗气,忽然转身怒吼:“你疯了!

你就是一疯子!

当初就是你哭着求我留你下来!

现在倒反咬我一口?”

话音未落,会议室门口猛地冲进一个穿着碎花衫的女人——李善泉的妻子。

她直接扑向江禾,尖声怒吼:“你这个贱人!

你毁了我老李一辈子的名声——你装病!

你演戏!

你拿什么资格来当‘证人’!”

她疯了一般去撕江禾的头发,一把抓住头顶。

“看看你这头假发——装模作样——”下一秒,假发被拽落。

江禾头顶裸露,斑斑脱发痕迹宛如疤痕地图,几处发根处有
淡淡药斑,像是曾经长期输液留下的化疗迹象。

会议室静到极致,连录音笔的“滴”声都异常刺耳。

江禾却仿佛早就准备好这瞬间,静静抬头。

“我确实装病,辞职报告上写的是‘恶性肿瘤’,骗了你们,也骗了我自己。”

她淡淡一笑,眼中毫无羞愧。

“但我只骗了一个人——我自己。

为了把骗来的退职抚恤金,攒够念念的学费。”

这一刻,连平时嘴最硬的纪委书记都哑口无言。

场内最角落,有位年轻女干部轻轻吸了一口气,悄悄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她不是疯了,她只是活得太清醒了。”

风从窗缝中吹入,江禾站在空旷的会议室中央,假发散落一地,头顶的疤痕如同一道微光。

她像一个刚从泥沼中站起的士兵,手中没有刀枪,只有一沓旧纸与一双看透账本的眼。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她缓缓开口:“不是所有证据都写在发票上,有些,写在一个女人如何扛下生活的缝隙里。”

无人再出声,只有记录笔静静闪烁红光——听证会,进入休会阶段。

4七月的热浪翻滚,小镇比往年更躁动不安。

广播站那条狭窄的新闻跑道,挤满了临时架起的摄像机,几家地方频道闻风赶来,只为拍下“廉政听证会”的罕见反转。

镜头捕捉到一张张或愤怒或惊惧的脸,但江禾的脸,始终平静。

她身着一件旧白衬衫,坐在木椅上,双手轻轻交叠放在膝上。

她像极了一个等待结果的母亲,却早已在内心排演过千百遍结局。

“您现在成为焦点人物,是否觉得自己过于激进?”

女记者带着职业笑容,话中藏锋。

“我只是走投无路时,还没学会闭嘴。”

江禾语气温和,眼神却透出冷意。

李善泉站在另一侧,面对镜头忽然笑了。

“现在的舆论啊,喜欢听底层人的故事,总觉得他们是‘苦命英雄’。

可你们问问她,拿了多少离职补贴?

谁教她写的‘英文图表’?

背后有没有人出资炒作?”

他猛然提高声调,“这不是揭黑,这是碰瓷,是讹诈,是无耻的——舆论操控!”

话音刚落,人群中一阵躁动。

江禾没有辩解,只是慢慢,从包里取出一样东西。

是一个磨损严重的鳄鱼皮钱包。

她像捧一块石头般郑重地打开,露出几张蓝绿
色的筹码牌——每张标注“MACAO GRAND CLUB”,背后印着流水编号。

“你落在冷库里,刚好被我捡到。”

她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麦。

“这一摞筹码,在澳门兑付是上百万。

而这个钱包——”她翻开夹层,“里面还有你的小票,备注是:‘VIP私人包厢餐饮酒水,共计¥148800。

’”记者顿时发出惊呼,镜头齐齐转向李善泉。

他的嘴唇抖了一下,像是要说什么,却一句也没吐出。

#小镇妈妈手撕百万腐败#当天晚上,这个话题登上各平台热搜第一。

转发量超过一千万,评论区爆炸性增长:“她是我们每个努力活着的人!”

“李善泉,还有多少钱包还没曝光?”

“她用账本砸开的,不只是体制的脸!”

网络上的狂欢之中,更深层的水面也终于被惊扰。

市妇联紧急发声,纪检办公开立案。

超市门口被贴上封条,员工纷纷接到调查通知。

而就在同一时间,匿名邮件发到了地方公安局——“我们是C生活广场员工。

希望你们调查更衣室,那些锁上的储物柜里,有人偷偷装了追踪器。

我们不敢讲,只能匿名举报。”

这封邮件,附带了三张模糊照片:一个巴掌大的灰色塑料块,被贴在女更衣室第五柜门板后;另一个角落,露出一截破损电池线,似乎正是被拆下的信号源。

警方火速介入,现场勘察封锁。

几小时后,一辆封控车从超市后门驶入——不为搜账,而是拆柜。

电视听证会那日,会议室被临时改造成演播厅。

观众席黑压压坐满了人,连后台都堆满手举话筒的记者。

江禾坐在话筒前,面前是那本女儿念念的作文本。

她抬头看了一眼摄像头,深吸一口气。

“我想读一段作文,是我女儿写的,题目叫《我看见的妈妈》。”

她翻到那一页,声音有些发涩:“妈妈的眼睛像坏掉的监控,整天流泪。

她不吃饭,不睡觉,只拿一张又一张的纸,在夜里画奇怪的表。

她不是魔法师,但她总能从垃圾里找出答案……”场内静极了。

副镇长轻咳了一声,却什么也没说。

江禾翻过一页,又读下一句:“我问她是不是疯了,妈妈摸摸我的头,说:‘不是疯了,是活明白了。


我不懂什么叫‘明白’,但我希望妈妈能不哭了。”

这一次,她哽了一下,但很快咽下去。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变成疯子。

但我知道,在这个听证会之前,我是被当成‘小偷’的。”

她抬头,望向那边表情僵硬的李善泉:“但今天,我想问一句——到底谁是小偷?”

话音刚落,一名工作人员冲入会议厅,脸色铁青。

“报告!

警方正在封锁C生活广场——更衣室内已查获大量非法追踪设备。”

所有人震惊地转头看他。

他咽了口唾沫,继续道:“女员工储物柜爆开后,共发现追踪器三百余个,有录音、有定位,有些装在换衣间,有些贴在内衣盒里。”

议事厅内陷入死寂,唯有摄像机灯光冷冷闪烁。

屏幕上,警方直播画面切入。

一排排储物柜在工具撬动下爆开,制服、鞋帽倾泻而下,追踪器“哗啦啦”如雨点滚落。

工作人员戴着手套,将这些微型设备一一收进封证袋。

直播弹幕如潮水般涌入:“我的天……这是偷拍女性换衣服吗?”

“李善泉早该下台!”

“每个用制服的人,都是受害者!”

江禾站在话筒前,声音冷静到不似此刻喧嚣:“他一直说我偷了购物卡,我承认——那张卡曾出现在我的钱包里。”

她停顿了片刻,望向镜头:“但今天我想问一问——谁拿着百万筹码?

谁装了三百个追踪器?

谁,是偷走这座超市、偷走人们尊严的那个人?”

她眼神如刀,刺向每一个袖手旁观者。

“谁,才是真正的小偷?”

长时间的寂静后,场内掌声炸裂而起,如潮。

有人落泪,有人鼓掌,有人掩面不语。

只有她,一个人,站在这片风暴中心,如一棵破土的草——柔韧,带刺,根深。

5那晚之后,小镇像是经历了一场地震,砖瓦未碎,制度却裂了缝。

超市高层连夜召开紧急董事会。

李善泉被当场除名,连人带章从系统中抹除。

三家生鲜供应商在纪检人员的压力下签署了赔偿协议,一口气退还历年不当利润,共计七百余万。

他们低声供出更多名字,像一串线索的珠子,一串串拉出躲在暗处的手。

不再是一个人的战争了。

几天后,市妇联官网首页挂出一条醒目横幅:“底层母亲法律援助计划正式启动。”

江禾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