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邓丽君宁宁的其他类型小说《糖霜旧时光(回到1990)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旖枝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雨夜弹窗与神秘任务凌晨两点十七分,诊疗室的空调发出细微的嗡鸣,混着台灯电流的滋滋声。舒宁摘下金丝眼镜,指腹用力按压着酸涩的眼窝,电脑屏幕上的患者心理评估报告泛着冷光,密密麻麻的量表数据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作为孤儿院长大、一路靠全额奖学金读完心理学博士的人,她早已将情感锁进理性的保险箱,习惯用专业术语和冰冷的理论去剖析每一个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在这个充斥着压抑与寂静的深夜,唯有键盘敲击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舒宁机械地滑动着鼠标,逐条核对报告中的数据,试图用工作填满每一个清醒的时刻。然而,当网页角落突然弹出《糖霜胡同1990》的动态广告时,画面中飘着槐花香的老式胡同、冒着热气的梨汤摊,以及穿着蓝布围裙的妇人慈祥的笑容,像一根柔软的羽毛,...
《糖霜旧时光(回到1990)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1 雨夜弹窗与神秘任务凌晨两点十七分,诊疗室的空调发出细微的嗡鸣,混着台灯电流的滋滋声。
舒宁摘下金丝眼镜,指腹用力按压着酸涩的眼窝,电脑屏幕上的患者心理评估报告泛着冷光,密密麻麻的量表数据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
作为孤儿院长大、一路靠全额奖学金读完心理学博士的人,她早已将情感锁进理性的保险箱,习惯用专业术语和冰冷的理论去剖析每一个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充斥着压抑与寂静的深夜,唯有键盘敲击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舒宁机械地滑动着鼠标,逐条核对报告中的数据,试图用工作填满每一个清醒的时刻。
然而,当网页角落突然弹出《糖霜胡同1990》的动态广告时,画面中飘着槐花香的老式胡同、冒着热气的梨汤摊,以及穿着蓝布围裙的妇人慈祥的笑容,像一根柔软的羽毛,轻轻拂过她内心最深处。
画面里的场景如此鲜活,仿佛带着温度,让她鬼使神差地点击了下载键。
蓝光如闪电劈过,机械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炸响:欢迎来到糖霜胡同1990,您的任务是收集“人间烟火”能量,完成100%即可返回现实世界。
能量将通过体验胡同生活、感受人物情感获得。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一股潮湿的煤球炉焦糊味混着槐花香气扑面而来,老式座钟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墙面贴着褪色的邓丽君海报,掉了角的年画上“吉祥如意”四个字被岁月晕染得模糊。
“宁宁!
上学要迟到啦!
你爸把油条都泡豆浆里了!”
李秀兰系着补丁蓝布围裙冲进来,铝制饭盒撞出清脆声响。
她鬓角的白发随着动作晃动,围裙上的补丁拼贴得极有章法——红的是旧枕套,蓝的是穿旧的裤子,针脚细密得像是用尺子量过。
“这几天下雨,路上滑,放学赶紧回家,别在外面疯跑。”
她边说边把叠得方方正正的雨衣塞进舒宁书包侧兜,粗糙的手指擦过她手背时,带着老棉布特有的温热,“妈给你烤了红薯,中午饿了就吃,别饿着肚子。”
舒宁僵在原地,眼神中满是错愕。
记忆里孤儿院的保育员总是板着脸催促“动作快点”,从未有人用这样带着嗔怪的温柔叮嘱她。
在孤儿院的日
子里,她学会了把所有情绪都深埋心底,用优异的成绩和冷漠的外表来武装自己。
此刻,李秀兰的话却像一道光,照进了她封闭已久的内心。
那些被她刻意遗忘的渴望,在这一瞬间被悄然唤醒。
饭桌上,陈建国默不作声地将泡软的油条撕碎,掌心的老茧蹭过瓷碗发出沙沙声。
他指甲缝里嵌着黑色机油,却用指腹小心护着剥好的鸡蛋,放进她碗里时声音放得极轻:“多吃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检测到亲情能量波动,当前进度5%,惊得她差点打翻豆浆。
她看着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脑海中自动调取游戏背景资料——为供女儿读书放弃晋升,标准的“奉献型父亲”人设。
但他眼中的关切,却让她觉得有些不真实,仿佛这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虚假场景。
陈小明蹦跳着抢过她的搪瓷杯,嘴角沾着油条渣:“姐!
我要喝你的豆浆!”
不等她开口,少年已经把杯底沉淀的白糖搅成漩涡,又推回来,眼睛亮晶晶的:“甜的都给你留着,快喝!”
窗外雨丝斜斜划过玻璃,屋内煤炉的火苗轻轻跃动,舒宁望着这陌生又温暖的场景,第一次觉得这些所谓的NPC,似乎不只是数据堆砌的程序。
但理性告诉她,这不过是游戏精心设计的剧情,是为了让玩家更快代入角色,她努力压制内心那一丝异样的悸动。
2 梨汤摊下的未寄情书暴雨连续下了三天,青石板路被冲刷得发亮,积水倒映着灰沉的天空。
整个胡同都被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雨雾中,远处的吆喝声也变得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形成一道道水帘,将胡同与外界隔绝开来。
舒宁撑着伞漫无目的地走着,心中盘算着如何更快完成收集能量的任务。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她仿佛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使命。
忽然,一阵醇厚的梨香勾住了她的脚步。
王桂花的梨汤摊支在梧桐树下,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老人颤巍巍地揭开铜锅,顿时,热气裹着梨香与桂花甜漫了出来。
“丫头,坐。
今天多加两颗冰糖,去去寒气。
这雨下得人心里发闷,喝点热乎的舒坦。”
老人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却又充
满了温柔,仿佛能抚平人心中的焦躁。
舒宁在小板凳上坐下,接过老人递来的粗瓷碗。
碗上的蓝边有些磨损,碗底的冰糖正慢慢融化。
她机械地抛出预设问题:“奶奶,您为什么每天都在这儿?”
话一出口,她就觉得有些生硬,仿佛自己只是在执行任务,而不是真心想要了解眼前的老人。
王桂花布满老年斑的手顿在铜锅边缘,浑浊的眼睛望向雨幕深处,仿佛穿越了漫长的四时光……“我家那口子,周大海,当年在纺织厂当学徒,最爱喝我煮的梨汤。”
她的声音突然变得遥远,“他说,等攒够钱,就带我去南方看大海,去尝尝椰子的味道......”老人沉浸在回忆中,脸上露出一丝幸福的微笑,可那微笑里,又藏着深深的思念和遗憾。
那眼神中的怅惘,让舒宁不禁好奇,在老人的生命中,究竟有着怎样刻骨铭心的故事。
远处收废品的吆喝声骤然响起,王桂花的手剧烈颤抖,糖罐“啪嗒”坠地。
“大海?
是你吗?”
她踉跄着朝声音跑去,蓝布围裙在风中翻飞如破碎的蝶。
舒宁蹲下身捡起糖罐,罐底半封泛黄的信露了出来,落款是1973年6月15日:“桂花,等这趟跑完,就带你去南方......车已经装满了货,路上可能会遇到暴雨,但你别担心......”字迹在某个地方戛然而止,边缘晕染着深色的水渍,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这封信仿佛是一个时光胶囊,封存着一段被岁月遗忘的往事。
当晚,舒宁主动留下帮忙收摊。
她心里想着,或许能从老人这里获得更多能量,但随着与王桂花的相处,她发现自己的想法逐渐发生了变化。
王桂花摸着铜锅,突然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块融化又凝固的冰糖,边角已经磨得圆润。
“这是他最后给我买的糖,总说等回来给我开个糖水铺。”
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温柔的笑意,“其实啊,只要他能平安回来,喝白开水都是甜的……”舒宁握着冰糖,感受到了岁月沉淀的温度。
这一刻,她不再把王桂花当成一个简单的NPC,而是一个有着真实情感、经历过生离死别的老人。
她开始想象,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周大海踏上旅程时的
心情,以及王桂花日复一日等待的孤独。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检测到思念能量,当前进度15%。
离开梨汤摊时,雨还在下,舒宁的心情却变得沉重起来,她第一次开始思考,这些游戏里的故事,是否真的只是虚构,或许它们承载着某些人最真实的情感与回忆。
3 争吵声中的温暖羁绊清晨五点,天还未完全亮,整个胡同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突然,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将舒宁从睡梦中惊醒。
“陈德发!
你又把煤球灰倒簸箕里了!”
刘桂芳的尖叫穿透墙壁,卷发随着动作剧烈颤动,红色塑料拖鞋在地上跺出哒哒声,“你就不能多走两步扔到胡同口的垃圾桶?
这簸箕还怎么用!”
陈德发挠着后脑勺,露出讨好的笑:“多大点事嘛!
晚上请你下馆子赔罪,顺便给你买新簸箕!”
他转身瞥见站在院门口的舒宁,偷偷往她手里塞了把炒瓜子,压低声音说:“你婶子嘴硬,总喜欢凶我!
哦,对了,她心里惦记着你呢。
昨天她还念叨,说你总穿得单薄,让我抽空给你做个棉坎肩。”
舒宁挑眉,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
这对夫妻爱占小便宜是出了名的。
平日里,刘桂芳总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陈德发争吵,上个月陈德发偷偷把自家多余的蜂窝煤混在公家煤堆里,被刘桂芳发现后,两人吵了整整三天。
在舒宁看来,他们的争吵似乎永无止境,生活充满了琐碎与喧嚣。
但此刻,当她煤球炉熄火冻得发抖时,第一个冲进来的也是他们。
陈德发举着煤油灯,工具箱撞在门框上发出闷响:“丫头别怕,叔给你修!”
他额头上的汗珠滴在煤渣里,蓝色工装裤膝盖处的补丁歪歪扭扭。
刘桂芳抱着木柴紧随其后,嘴上埋怨:“早说让你爸检查炉子”,却把裹着旧毛巾的热水袋塞进她怀里,还带着淡淡的雪花膏味道。
那一刻,舒宁感受到了他们隐藏在争吵背后的关心,这份关心如此真实,让她心中泛起一丝温暖。
在等待炉子修好的过程中,刘桂芳坐在舒宁身边,絮絮叨叨地说起了过去的事情。
“婶子年轻时候在纺织厂上夜班,冬天总生病,就是喝姜汤好的。”
她边说边往炉子里添柴,火苗渐渐旺了
起来。
忽然,她想起什么,从围裙口袋掏出半块水果糖,糖纸已经有些发黏:“给你留的,甜的能驱寒。”
姜汤煮好时,刘桂芳吹凉了递到她嘴边。
舒宁望着这对总爱争吵的夫妻,看他们一个蹲着添柴,一个絮絮叨叨地叮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开始意识到,在这看似琐碎的争吵和日常中,藏着的是浓浓的邻里情,是相互扶持的温暖。
这种温暖不同于她在游戏中所预想的设定,它更加真实,更加触动人心。
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检测到邻里温情能量,当前进度30%。
这一刻,舒宁对这个游戏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她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个任务场景,而是一个充满情感与温度的真实世界。
<4 阁楼里的秘密闷热夏夜,天空中没有一丝风,整个胡同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笼罩着。
突然,胡同里的灯光全部熄灭,陷入一片黑暗。
月光被厚厚的云层遮挡,只有零星的星光洒落。
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更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
舒宁坐在梧桐树下乘凉,百无聊赖地望着天空,心中想着游戏中的任务,不知道该如何进一步收集能量。
这时,她发现陆沉阁楼里摇曳着微弱的烛光。
好奇心驱使她爬上木梯,老旧的木板在脚下发出吱呀的呻吟,每一步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她小心翼翼地靠近窗户,透过半开的窗户,看见少年低头在专注地做着什么,烛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
那神情如此认真,仿佛在守护着一个重要的秘密。
“谁?”
陆沉警觉地抬头,手里的东西慌乱地藏到身后。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和不安,仿佛被人发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舒宁尴尬地咳嗽两声:“我......我听见楼上有动静。”
“没什么,”陆沉耳尖泛红,“就是随便做点小手工。”
他起身时,一张糖纸从桌上飘落,舒宁瞥见上面的字迹:“今天她笑得真好看” 。
这张糖纸上的字迹,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舒宁心中激起千层浪。
她还没来得及追问,楼下突然传来陈小明的尖叫:“姐!
王奶奶的梨汤摊着火了!”
舒宁几乎是本能地冲下梯子,陆沉紧随其后。
两人在黑暗的胡同
里奔跑,心跳声在耳边回响,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变得模糊,只有前方的目标清晰可见。
跑到巷口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几个孩子玩火点燃了纸箱。
王桂花抹着眼泪,陈德发举着水盆救火,刘桂芳搂着受惊的孩子轻声哄着。
陈小明举着水瓢冲到她面前,脸上沾满烟灰:“姐!
我护住了王奶奶的铜锅!”
火光渐熄,月光重新铺满胡同。
陆沉默默递来一块手帕,上面绣着小小的槐花图案。
那精致的刺绣,仿佛诉说着少年细腻的心思。
舒宁望着他匆匆离开的背影,攥紧了手中的糖纸,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系统提示音响起:检测到特殊情感能量,当前进度50%。
她开始对这个神秘的少年产生了更多的好奇,而他藏在糖纸里的秘密,也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慢慢发芽,让她对这个游戏世界的探索欲望愈发强烈。
5 烟火深处的心结与救赎帮李秀兰整理衣柜时,舒宁在箱底摸到个硬纸盒。
她轻轻打开,里面躺着件粉色毛衣,针脚歪歪扭扭,袖口处还打着补丁。
那粗糙的针脚,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那是你小时候,我偷偷学织的。”
李秀兰笑着接过毛衣,指尖抚过起球的袖口,眼中满是回忆,“第一次织,拆了三次才成型,结果你都上初中了才穿上。
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好毛线,就用厂里剩下的边角料。”
舒宁突然眼眶发热:“妈,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这句话脱口而出时,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在现实生活中,她从未叫过任何人“妈”,此刻这个称呼却自然地从口中说出,仿佛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得到了释放。
李秀兰动作一顿,轻轻将她搂进怀里,身上带着阳光晒过的洗衣粉味道。
“傻丫头,你是我闺女啊。
从把你抱回家那天起,就想着要把最好的都给你。”
李秀兰的声音哽咽,“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只要你能健康快乐地长大,一切都值得。”
那一刻,舒宁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仿佛自己真的是这个家庭的一员,被深深爱着、呵护着。
与此同时,陈德发和刘桂芳的小卖部账本里,夹着一张泛黄的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当年邻居们凑钱的明细。
“1988年冬,李秀兰
家借20元;王桂花送两袋面粉......”刘桂芳翻着账本,眼角泛着泪光,“那年小卖部进了假货,赔得血本无归,要不是大伙帮忙,我们哪能撑过来。
所以啊,邻里之间就是要互相帮衬。”
这些文字记录的不仅仅是金钱的往来,更是邻里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而陈小明每天放学后,都会准时跑到梨汤摊,帮王桂花生火烧水、切梨。
“王奶奶一个人太孤单了,我陪她说说话,她就开心些。”
少年挠挠头,露出腼腆的笑,“而且奶奶教我煮梨汤的秘方,说以后要开个分店,让我当老板呢!”
陈小明的话语中充满了纯真与善良,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这些细碎的温暖像阳光,渐渐驱散了舒宁心里的阴霾。
她开始真正融入这个胡同,不再把这里的人当成NPC。
她参与到胡同的生活中,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当她看着胡同里的人相互扶持,为彼此的喜怒哀乐牵挂,系统提示音最后一次响起:人间烟火能量收集完成100%,而她却突然不想离开了。
这里的一切,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她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和爱,找到了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的温暖与幸福。
6 离别与重生通关提示音毫无预兆地在耳畔炸响时,舒宁正蹲在王桂花的梨汤摊前,帮老人往铜锅里添最后一把柴火。
沸腾的梨汤咕嘟作响,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的镜片,也让那句
湖面,紧接着化作无数白色光粒,簌簌落在地上。
陈小明红着眼眶把画满涂鸦的全家福塞过来,不等她触碰,画纸表面的色彩开始扭曲流动,原本鲜活的线条逐渐透明,最终变成一张泛着微光的薄片,轻轻飘进她的背包夹层。
刘桂芳的搪瓷罐“咚”地一声砸在桌上,满满当当的糖醋蒜散发出熟悉的酸甜味。
“尝尝婶子新做的......”话没说完,罐子表面裂开蛛网状的银纹,糖醋蒜悬浮在空中,裹着一层珍珠般的光晕,像被无形丝线牵引着,缓缓没入她的口袋。
陈德发往她包里塞红糖的手僵在半空,掌心的红糖块突然变得晶莹剔透,内部流转着细碎的光带,又在她口袋里重新凝成带着温度的硬块。
舒宁慌乱地看向四周,发现晾晒的床单变成半透明的薄纱,陈小明手中的玻璃弹珠折射出彩虹般的数据流,就连王桂花铜锅里的梨汤都泛起奇异的蓝光。
整个胡同像是被按下快进键的老电影,画面开始出现卡顿、重影。
就在她手足无措时,陆沉突然拨开人群冲过来。
少年的发丝被汗水浸湿,眼底是从未有过的焦急:“别害怕!”
他伸出手在空中虚握,那些飘散的光粒开始逆向流动,床单重新变得厚实,玻璃弹珠恢复圆润光泽,梨汤也变回温暖的琥珀色。
“这些只是世界崩塌前的数据残影。”
陆沉将牛皮纸袋塞进她手中,指腹擦过她冰凉的手背,“但有些东西,系统删不掉。”
月光爬上屋檐时,胡同口支起了送行的长桌。
王桂花煮的梨汤在铜锅里沸腾,冰糖融化成琥珀色的漩涡,这次稳稳盛入碗中。
陈小明举着自制的灯笼,暖黄的火焰照亮每个人的脸庞。
李秀兰握着她的手,掌心的温度真实可触:“记得常回来看看......”席间,刘桂芳不停往她碗里夹菜,陈德发闷头往她杯中倒酒,陈小明则叽叽喳喳说着等她回来要去探险的计划。
王桂花轻轻哼起了老歌谣,陆沉坐在她对面,目光温柔而坚定。
白光突然降临的瞬间,舒宁听见陈小明的哭喊、刘桂芳的抽泣,还有陆沉被风揉碎的那句“等你”。
当她再次睁开眼,熟悉的诊疗室台灯散发着冷光。
电脑突然发出邮件提示音,一封匿名邮件躺
在收件箱里。
附件是一张照片——胡同口的槐树下,所有人都笑着,李秀兰围裙上的补丁在阳光下格外清晰,陈小明举着玻璃弹珠比出胜利手势,王桂花站在梨汤摊旁抹着眼泪,而陆沉站在最边上,望向镜头外的眼神温柔而炽热。
照片背面,一行清秀的字迹映入眼帘:“代码可以重新定义世界的规则,却定义不了人心的牵挂。
我们,现实见。”
舒宁反复摩挲着这行字,恍惚间感觉指尖残留着胡同里槐花的香气。
7 现实里的重逢诊疗室的时钟指向凌晨三点,舒宁又一次从梦中惊醒。
梦里王桂花的梨汤香气还萦绕鼻尖,陈小明的笑声仿佛还在耳畔,可睁眼只有电脑屏幕幽光,邮箱里那张照片上的笑脸,在暗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她摩挲着照片背面的字迹,突然听见手机震动,陌生号码发来一串地址,末尾缀着半朵槐花图案。
潮湿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老式路灯在细雨中晕开暖黄的光晕。
舒宁站在
的心理医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