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的玉珏。
第五篇、悲剧的爆发与石碏的抉择12. 血色权谋:弑君与战争的狂澜卫庄公的灵柩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白幡被吹得猎猎作响。
卫桓公扶棺而行,素白孝衣上的血迹尚未干透 —— 那是昨夜州吁送来的 “安神汤”,打翻的碗碟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芒。
突然,林间传来刺耳的号角声,三百玄甲死士如恶狼般扑出,长戈刺穿了卫桓公的胸膛。
“兄长!”
州吁从树后转出,嘴角勾起冷笑。
他一把扯下卫桓公腰间的传国玉玺,转身对石厚点头示意。
石厚会意,手起刀落,将送葬队伍尽数屠戮。
鲜血渗入冻土,与白雪混在一起,宛如一幅狰狞的地狱图。
三日后,卫宫大殿。
州吁头戴十二旒冕旒,脚下踩着染血的龙袍。
“本君即位,当开疆拓土!”
他将竹简狠狠砸在地上,上面 “伐郑” 二字刺得群臣心惊肉跳。
老臣宁跪颤巍巍出列:“国君,百姓尚未...拖出去斩了!”
州吁怒吼,“谁敢阻拦,这就是下场!”
郑国边境,战火冲天。
州吁的军队如蝗虫过境,烧杀抢掠。
老弱妇孺的哭喊声中,石厚望着堆积如山的尸体,喉咙发紧:“公子,再这样下去...住口!”
州吁猛地挥剑斩断旗杆,“只有战争才能让他们闭嘴!”
他的瞳孔里映着火光,早已没了人样。
卫国民宅内,石碏抚摸着祠堂里 “义方” 匾额,泪水打湿了花白的胡须。
密报如雪片般飞来:“州吁强征十万青壮三分之二城池沦陷百姓易子而食”。
他握紧腰间青铜剑,剑鞘上的 “义不避难” 四个字仿佛在燃烧。
窗外,乌鸦的叫声格外凄厉,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13. 大义燃烽火:石碏的血色抉择卫宫大殿内,州吁烦躁地踢翻青铜鼎,滚烫的肉汤溅在跪地的大臣脸上。
城外流民暴动的消息如瘟疫般蔓延,而郑国边境的败报更让他青筋暴起。
“石碏!”
他突然咆哮,“你既自诩卫国柱石,说说如何平息民怨?”
石碏跪在满地狼藉中,白发在穿堂风里簌簌飘动。
他抬头时目光平静,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刻:“陈侯与周室交好,若得他代为向天子请命,赐您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