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聋哑广告主疑似抄袭海外概念稿。”
我点进去。
看到的是我们项目的核心视觉图。
配上一段话:“灵感来自国外某团队未公开草稿。”
这不是我们的初版设计吗?
谁泄露出去的?
我盯着屏幕,手指在鼠标上捏得发青。
第二天早上,会议室。
所有人到齐,唯独少了一个人。
李晨曦。
她的工位空着,电脑开着。
钉钉状态显示“已离职”。
我走到她桌前,桌上放着一张纸。
写着:“感谢培养,但我有更好的选择。”
我冷笑,更好的选择?
林慕白能给多少?
钱?
还是名声?
我不动声色。
对团队说:“大家照常工作,别让外人看笑话。”
他们点头,但我看见眼神里的动摇。
我知道,这种时候。
最怕的就是人心散了。
我回到办公室,打开监控系统。
调出过去一周的访问记录,果然。
李晨曦深夜上传过文件。
IP地址绕了两道墙,但没绕过我的眼。
我在群里发消息。
“把那份‘高级概念稿’发我。”
十分钟不到,助理递上来一份PDF。
我看都没看,直接修改封面。
加了一段隐藏水印。
然后安排人手,悄悄架好摄像头。
当天下午,有人约李晨曦见面。
地点是城南咖啡馆。
对方穿西装,拎着包。
脸上带着那种投资人特有的笑。
我把画面录下来,拍下交接动作。
拍下她交出那份假稿件。
拍下对方点头微笑。
拍下她收下信封时的表情。
那张脸,像是吃了蜜。
又像吞了刀子,晚上。
我剪辑成片子。
标题就一个字:《谁才是真正的聋子?
》我发到全网。
配文:“不是听不见的人才聋。”
“是装作看不见真相的人。”
视频一出,评论炸了。
有人说:“原来爆料源头在这里。”
有人说:“李晨曦你赢了。”
还有人说:“林慕白终于露出尾巴了。”
赞助商撤资。
林慕白开发布会澄清。
没人听,三天后。
他的账号被平台限流。
而我坐在办公室里。
看着窗外,风吹进来。
带着尘土味,但也带着光。
我对小林说:“下次再有人背叛我。”
“别急着生气。”
“先给他一个机会。”
“让他自己把自己毁掉。”
她点点头,我没再说什么。
因为我知道,有些战争。
不是靠嘴打赢的。
是靠沉默,靠算计。
靠比对手更狠的心。
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