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六国论》)“别背了,寒菊。”
卓哥的声音从上铺传来,带着浓浓的倦意。
“啊?
怎么了卓哥?”
我抬起头。
“我要睡觉了。”
他闷闷地说。
“可是现在才10点多啊?
平时不都11点熄灯才睡吗?”
我有点惊讶。
“那你继续背吧,我戴耳塞。”
卓哥翻了个身。
我放低了音量,继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刚背两句,卓哥又忍不住了:“寒菊,你为什么要从《山居秋暝》最开始背?
整本书轮一遍?”
“我怕忘了啊,” 我理直气壮,“从开头背一遍,心里踏实。”
“你只用背你记不太牢的、容易混淆的就行了啊,谁高考前还从最开始的背?
效率呢?”
卓哥表示不理解。
这时,对床的康子也加入了讨论:“莫背了寒菊,背这些默写有啥子用嘛,就6分,拉不开差距的,不如早点休息养精神。”
“6分也很关键啊康子,” 我反驳道,“多一分,干掉千人!
说不定就靠这6分过线呢?”
“欸,寒菊,” 卓哥似乎想到了什么,从上铺探下脑袋,“你读下岳飞的《满江红》给我听听,要带感情那种。”
“《满江红》?
怒发冲冠那个?”
我确认道。
“对对对,快读!”
“看这个干嘛?
怕考到家国情怀的作文?”
我一边问,一边清了清嗓子,尽量投入感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读罢,寝室里一片安静。
卓哥沉默了几秒,幽幽道:“你读得……嗯……感情是有的,就是这断句断得……有点随心所欲啊?
‘凭栏处、潇潇雨歇’你给断成‘凭栏处潇潇、雨歇’了?
还有‘壮志饥餐胡虏肉’,你读得像‘壮志饥、餐胡虏肉’……气势差点意思。”
“……” 我再次无语凝噎。
高考又不考朗诵!
“你积累名言警句,” 卓哥从上铺递下来一本硬壳的台历,“还不如看看我这个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