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七子”见汪寒才思敏捷,不怒反笑,另一文士起身道:“汪少侠,不如以诗论剑,若公子胜了,我等带您见一个人。”
汪寒点头。
七子中的剑客率先出战,他剑法潇洒,似文人舞墨,灵动异常。
汪寒以“北斗七绝剑”应对,剑势中暗含星象变换,剑锋所指,尽是对方破绽。
几个回合后,“竹溪七子”剑客败下阵来。
七子中的为首者拍手称赞:“汪少侠果真名不虚传。
可我江南文人集团岂是浪得虚名?”
他从袖中取出一支狼毫,笔锋直指汪寒,“竹溪七子”其余五人各执文房四宝,竟以笔为剑,展开一场文墨之争。
汪寒心中暗笑,提笔蘸墨,在宣纸上挥毫泼墨。
他笔力雄浑,字字如龙蛇游动,一首《满江红》跃然纸上:“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气势如虹,震得“竹溪七子”纷纷后退。
“竹溪七子”面面相觑,为首者忽然一笑,一挥手,众人散开。
为首者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给汪寒:“汪少侠,您的诚意打动了我们,这是进入瘦西湖画舫密室的钥匙。”
汪寒接过密信,心中了然,“竹溪七子”不过是江湖棋子,背后另有主使。
他步入瘦西湖,画舫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缓缓划行,舫内脂粉香气扑鼻。
汪寒借着歌舞升平的掩护,潜入密室。
密室内,墙上挂着一幅《平戎策》真迹,汪寒定睛细看,心下一惊。
这《平戎策》竟是新党要员的字迹,策中详述引金兵灭辽的“驱虎吞狼”之计,企图借金兵之手削弱辽国,却不顾大宋安危。
汪寒正欲取下真迹,忽然,密室外传来脚步声。
他迅速隐匿身形,发现“竹溪七子”为首者带着一名身着青衫的文士入内。
那文士竟是新党要员,他对着《平戎策》长吁短叹:“此策一出,大宋与金联盟,辽国必亡。
只是这金兵野心勃勃,日后怕是要引火烧身。”
汪寒心中怒火中烧,却按兵不动。
待众人离去,他悄然取出《平戎策》真迹,将其替换为摹本。
汪寒心中思忖,这新党的“驱虎吞狼”之计,必将引发大宋与金国的纷争,而自己带回真迹,就是为朝廷敲响警钟。
汪寒带着真迹返回扬州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