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化险为夷,但他心中依旧后怕不已。
那突厥使者的凶狠,那战场上的血腥,都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太子殿下,您不必过于忧心。”
一旁的侍卫安慰道,“陛下英明,定能保我大唐安宁。”
李治微微苦笑,摇了摇头。
“此次若不是侥幸,后果不堪设想。
本宫身为太子,却如此无用,实在愧对父皇的期望。”
他说罢,轻轻叹了口气,将笔放在一旁。
窗外,秋风呼啸,吹得窗户沙沙作响。
李治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
宫中的花园里,花草早已凋零,只剩下枯枝败叶在风中瑟瑟发抖。
这景象,恰如他此刻的心境,充满了萧瑟与迷茫。
“殿下,您看这秋风,虽能吹落树叶,但却无法撼动大树。
您如今只是暂时遇到困境,日后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侍卫继续说道,试图鼓励李治。
李治沉默不语,心中却在想着自己的路该如何走。
他知道,这皇位之争,从未停止过。
李泰的野心,李承乾的无奈,都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而他,既不想看到兄弟相残,又不想辜负父皇的期望。
在这纷扰的思绪中,李治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
而此时,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上,已经开始流传着各种关于突厥和朝廷的谣言。
有人说突厥即将再次入侵,有人说朝廷内部有人通敌叛国,这些谣言如同野火一般,迅速蔓延开来,让原本就动荡不安的长安城更加人心惶惶。
朝堂之上,气氛也变得异常紧张。
各位大臣们各怀心思,有的主张主动出击突厥,有的则认为应该以和为贵。
褚遂良站在人群中,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坚定无比。
“陛下,当下之际,应先稳定朝纲,安抚民心。
突厥之事,不可操之过急。”
他说道,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字字有力。
刘洎则站在一旁,微微冷笑。
“褚大人此言差矣。
突厥虎视眈眈,若不主动出击,难道要等他们打上门来才后悔吗?”
他反驳道,目光中透露出一丝不屑。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我听着他们的争吵,只觉得头疼欲裂。
“都别吵了!”
我大声喝道,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如今突厥之事,需从长计议。
但朝堂之上,必须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