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都如此友善。
一天下午,巷子里来了几个陌生面孔,西装革履,一看就是生意人。
他们在巷子里指指点点,不时拿出相机拍照。
其中一个领头的中年男人,注意到了清妍院子里晾晒的风筝。
他径直走到清妍家门口,隔着院墙问道:“小姑娘,你这风筝是自己做的?
卖不卖啊?”
清妍有些警惕:“不卖,这是我自己做的,还在试。”
那男人笑了笑:“我看你这手艺还不错。
这样吧,你把这制作方法教给我们,或者我们合伙,你负责技术,我们负责生产销售,保证比你在这小巷子里有前途。”
清妍皱了皱眉:“对不起,我没这个打算。”
“别急着拒绝嘛。”
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我叫康万年,是做文化产品开发的。
琉璃巷这地方,我们公司有兴趣整体开发一下,打造成旅游景点。
你这琉璃鸢,要是能批量生产,肯定能火。”
清妍接过名片,上面印着“万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康万年”。
她心里清楚,这种所谓的“开发”,往往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粗暴改造和商业化。
“康先生,琉璃鸢不是可以批量生产的商品,它需要时间和心血。”
清妍平静地说道。
康万年碰了个钉子,也不生气,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小姑娘有性格。
不过,时代不同了,守着老东西是没饭吃的。
你好好考虑一下,我们公司的门随时为你敞开。”
说完,他带着人扬长而去。
清妍看着他的背影,心中升起一丝不安。
她知道,复兴琉璃鸢的道路,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第六章:远洲的援手康万年的出现,像一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清妍心中漾起了波澜。
她意识到,仅仅凭自己和七爷爷的力量,想要守护和复兴琉璃鸢,恐怕还远远不够。
<就在她为此感到有些焦虑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那天下午,清妍正在院子里对着一张复杂的“鲤鱼跃龙门”图谱发愁,这风筝的骨架结构比“喜鹊登梅”复杂得多,尤其是鱼尾和龙门的连接处,她试了好几次都不得要领。
“清妍?”
一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
清妍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高挑、皮肤是健康小麦色的年轻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