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唐诗并称的文学瑰宝,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风格各异,流传千古。
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展现出豪迈奔放的气势;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道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在绘画领域,宋徽宗赵佶虽不是一位好皇帝,却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他设立宣和画院,培养了许多优秀画家,其自创的“瘦金体”书法,笔势瘦劲挺拔,独具一格。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生动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是风俗画的巅峰之作。
此外,宋朝的科技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广泛应用,为海上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这些科技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十章:崖山悲歌,王朝陨落南宋后期,政治日益腐败,权臣贾似道专权,他推行“公田法”,名义上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则严重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导致民怨沸腾。
与此同时,北方的蒙古迅速崛起,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先后灭掉西夏、金国。
灭亡金国后,蒙古将矛头指向南宋。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宋军趁蒙古军队北撤之际,出兵收复开封、洛阳等地,史称“端平入洛”。
然而,宋军因粮草不济,很快就被蒙古军击败。
蒙古以此为借口,开始大规模进攻南宋。
南宋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在四川,余玠采用“山城防御体系”,以钓鱼城为核心,多次击退蒙古军的进攻。
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大军进攻四川,在钓鱼城下受阻。
次年,蒙哥在攻城时中箭身亡,蒙古内部陷入汗位之争,南宋得以暂时喘息。
咸淳九年(1273年),襄阳城在坚守六年后,因外援断绝,最终陷落。
襄阳失守后,南宋防线崩溃,元军沿长江东下。
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宋恭帝投降。
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带着益王赵昰、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