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无援。
暗示齐国才是燕国近患,说:“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齐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
主张燕国加入六国联盟,借助集体力量威慑齐国,同时以“合纵”为名获取外交主动权。
承诺通过联盟遏制齐国扩张,并帮助燕国争取赵、魏的支持。
《史记·苏秦列传》称燕王“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开启合纵。
燕文侯被苏秦说服,提供车马金帛,支持他继续游说其他诸侯。
燕国成为和众联盟的发起国之一。
燕国任命苏秦为相,后因其斡旋,苏秦陆续获得六国相印(虚衔),成为合纵联盟的核心协调者。
合纵联盟虽短暂抑制了齐国,但燕国对齐的仇恨未消,最终导致燕昭王时期乐毅伐齐(前284年)的报复。
据《战国纵横家书》等出土文献,苏秦可能暗中为燕国服务,通过怂恿齐湣王攻宋(消耗齐国),导致齐被五国联军反攻。
这一策略间接促成燕国的复仇。
苏秦游说燕国的成功,在于精准利用燕国对齐国的恐惧和自保需求,将“抗秦”的宏大目标与燕国的现实利益绑定。
燕国的加入成为合纵联盟的支点,也体现了战国时期小国通过外交手段求存的典型策略。
蓟城的雨夜,燕文侯的青铜爵重重顿在案上。
“先生劝寡人合纵,岂不知燕弱齐强?”
文侯冷笑,“若齐人翻脸,燕将首当其冲!”
苏秦不答,只是取过三支烛火。
一支置于北,一支置于南,中间留一支微弱火苗。
“此为燕,此为齐。”
他忽然吹灭中间烛火,“今秦若东出函谷,必先灭韩魏——此二国灭,则齐如烈火,燕如残烛。”
手指一划,北烛被南烛热浪吞没,“唇亡齿寒,君侯明鉴。”
雨声中,燕文侯的瞳孔微微收缩。
据燕宫出土的青铜灯盏底座确有划痕,与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