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恐怖的记忆,身体就会不由自主的发生痉挛,后来,我试图忘掉那段记忆,生活逐渐归于平静,一直持续了三年,直至高中毕业,我和伙伴们考上了离家较远的大学,我们都很兴奋,考上大学意味着要离开家,离开这个留存着我们童年回忆的地方,离开那段我们都不想提起的记忆。
我怀疑世间万物都是有因果的,上了大学,我就很少回家了,除了过年,即便是寒暑假,我都会找一些借口留在学校,似乎远离那里就是安全的。
我专业学的是民俗学,主要研究一些民间文化,习俗等等,大三那年暑假,专业课老师要求我们在暑假进行一次家乡调研,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对民间传统习俗,或传统信仰之类的研究。
后来我才明白,即便我再想逃离,祂会将我拽向那里,当我第一次前往那里的时候,那片池塘就像诅咒一样就缠上了我。
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我迎接的父母亲戚的欢迎,有些忐忑的观察着。
大学期间,我学习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可能这就是因果吧,我越是想逃避,就越不可避免的去了解,我了解的越多,我就越后怕,我在我们县城存放古籍的图书馆中了解到,这片土地的人民曾经信仰着一个奇怪的文化图腾,这不同于中华文明对祖先或对一些自然力量的原始信仰,那个图案是如此的奇怪,一个半人半鱼的奇怪形象,托举着一个人婴形象,从那个人婴的腹中,又钻出一条较小的半人半鱼,在最上方的半人半鱼则是托举着一个装满鱼的盆。
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图腾或符文,这个图腾要复杂的多,图腾表达的意思也非传统的繁育或对自然力量的信仰,更偏向于合作甚至是寄生。
这一系列超出我认知的的事物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把这几天搜集到的信息发给我与我相识的一个专门研究古人类宗教信仰的一个教授,教授姓陈,在这方面颇有建树。
在等待教授的消息的同时,我开始分析自己搜集到的所有信息,我发现,那个图腾信仰,就是从这个池塘周围的地区兴起的,古籍中也对这片池塘有所记载,书中写到:“献质于水中,获食”,似乎写的是某种古老的祭司仪式,而祭司地点就是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