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顶开了一条缝隙,看见了光。
尽管那光刺得眼睛发酸。
“像……”我舔了舔干涩的嘴唇,试图找一个准确的词,“像第一次……呼吸。”
他极浅地勾了下唇角,那笑意转瞬即逝,却像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我心底漾开一圈无声的涟漪。
“记住这种感觉。”
他说完,转身离开了茶水间,留下我一个人,捧着那杯冰水,感受着手心真实的冰凉和胸腔里那团新生的、滚烫的火焰。
3 人格的觉醒周末的家庭聚餐,照例是催婚的主战场。
热气腾腾的火锅翻滚着红油,也翻滚着母亲忧心忡忡的唠叨和父亲看似随意的试探。
“晚晚啊,你看隔壁王阿姨家的小女儿,比你还小两岁,人家二胎都会打酱油了!”
母亲一边给我夹菜,一边叹气,“你条件又不差,要求别那么高嘛,差不多就行了……就是,”父亲抿了口酒,看似开明地帮腔,“找个老实可靠的,能过日子就行。
眼光太高,容易剩在家里。”
筷子尖戳着碗里堆积如山的菜,酱料的颜色晕染开来,像一团化不开的郁结。
喉咙发紧,胃里沉甸甸的,翻搅着熟悉的压抑感。
那些“懂事”、“听话”、“别让爸妈操心”的枷锁又一次沉沉地压下来。
我张了张嘴,习惯性的顺从话语几乎要冲口而出:“我知道了,妈,我会留意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
就在这时,放在桌下的手,被一只温暖干燥的大手轻轻覆盖住。
是周叙白。
他今天作为我的“朋友”被邀请来,一直安静地吃着东西,偶尔接一两句话,温和有礼。
此刻,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并不灼人,却像一道微弱却坚定的电流,瞬间击穿了那层厚重的、名为“懂事”的冰壳。
他没有看我,只是平静地用另一只手拿起公筷,给我碗里添了一块煮得恰到好处的嫩牛肉。
然后,他放下筷子,抬起头,目光平和地迎向我父母殷切又焦虑的视线。
“叔叔,阿姨,”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稳定力量,让餐桌上嘈杂的劝诫瞬间低了下去,“林晚她很好。”
父母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他会突然开口,而且是这样一句没头没尾的肯定。
周叙白没有停顿,继续道,语气是陈述事实般的笃定:“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