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不好走,堆着积雪的山路更不好走啊!”
踩着雪,努力爬了很长一段的坡,杨林终于望见了远处在风中摇曳不定的些微灯火。
黑市,到了。
他扛着狼肉,就要再往前,不远处的一处雪堆里,忽然钻出来一个人:
“干什么的?!”
声音带着呵问。
杨林听着耳熟,也没凑近,只是哈了口热气在手上搓着:“小李,不认得我了?”
“你是?”那人愣了愣,竟是从身后取出一盏煤油灯,悄悄走进几步,见是杨林,不由惊道:“林子哥?”
“你咋这个时候来呢?我还当是有外人儿……”
“不这个点儿来,天亮了可就不好再过来了不是。”
“另外,你在这帮人望风?也不怕冻着?”
杨林笑了笑。
面前这人是之前住在赵家沟的小李,跟前身关系还行。
他后来几次来换粮也都是多亏对方帮忙,之后当然也没亏待,算是有些交情。
“哪能呢,我也就刚来一会儿,再说我做的雪屋可暖和了!”小李很是精神,他搓了搓通红的脸颊,这才提醒道:“林子哥,如果你这次又是来换粮,只怕结果不太如意,最近大雪封山你也知道。”
“我有数,放心吧,这次来换点别的。”杨林拍了拍他的肩膀,“注意点保暖,回去吧。”
小李嗯了一声,又钻回他做的那堆雪屋里去了。
杨林看着他的背影,又哈了一口热气,连忙迈开脚步朝黑市里走去。
这会儿虽然天还没亮,但黑市里的各处都已经有了行人走动。
那些土胚茅草屋的门口,外边的路上,也都各自摆起了摊子。
蘑菇、山笋、红薯面、棒子面、山药根……
换粮食的很少,能吃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一些山货。
有的很新鲜,有的则是晒干后保存起来的干货。
但即便如此,他们的摊位前,也各自站了三三两两的人。
各自用着粮票、钱,来换取摊位上的物品。
“看来我带的这狼肉,之后可能会挺抢手的。”
杨林默默想着。
他前几次来换粮食的时候,那价格就一直没下去过。
更别说现在这天气,又是用肉去换东西。
“先去找人把保暖衣裤做好吧。”
杨林径自绕过几个小矮房,在一处茅屋前停下脚步,敲了敲门。
“这么早就有活儿了?”
里边传来一声略显疑惑的苍老话语,紧跟着,是一阵迟缓的脚步声。
杨林耐心等着,直至门开。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出现在他视野里。
“苏奶奶,您好。”杨林率先喊人,而后压低了声音,“我听说您缝毛皮做衣裤的一手手艺特别不错,所以带着东西过来,想请您帮我做一套保暖长衣长裤。”
“噢,看来还真是有活儿干了。”老太太点了点头,“那你先进屋吧,让我看看你拿的是啥毛皮。”
“就是几张狼皮。”杨林顺势走进门,将自己的布口袋打开,取出里头的东西。
苏老太拿起一张,仔细看了看,讶异道:“保存得还挺不错,小伙儿不错啊?自己打的?”
“用锄头打死的。”杨林径直道。
“好久没见过这么完好的皮毛了,之前有人托我帮忙的几张,那都让铁砂子打烂了,最多做几件小背心。”
“你这个就真是不错了,又没啥虫眼和破损,还真能做长衣长裤。”老太太找了张椅子坐下来,又道:“价钱方面,我家里头最近挺吃紧,你要是有啥棒子面、红薯面啥的,给一些就成,我也不多要。”
杨林愣了愣,思考一下,手又放进破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