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的情绪。
“皇后娘娘吉人自有天相,定能渡过难关。”
皇后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必安慰本宫了。
这些年,本宫看着你从一个才人一步步走到今天,心中对你是又爱又恨。
爱你的聪慧果敢,恨你的锋芒太盛。
但如今想来,这后宫,也只有你能镇得住。”
沈清婉沉默不语,她知道皇后所言不假。
在这吃人的后宫中,若不狠下心来,根本无法生存。
“还有陛下……”皇后顿了顿,继续说道,“他看似冷酷无情,实则重情重义。
这些年,他对你的心意,本宫都看在眼里。
只是身在帝王家,很多事都身不由己。
你要好好辅佐他,莫要让他走错了路。”
沈清婉重重地点了点头,“臣妾谨记皇后娘娘教诲。”
没过多久,皇后病逝。
赵景渊悲痛不已,下旨厚葬皇后。
而沈清婉则忙前忙后,将皇后的丧事操办得井井有条。
皇后去世后,立后之事提上了日程。
朝中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求立沈清婉为皇后。
赵景渊本就有意如此,于是顺水推舟,下旨册封沈清婉为皇后。
册封大典那日,沈清婉身着华丽的皇后服饰,头戴凤冠,在众人的朝拜中,缓缓走上皇后之位。
她看着下方跪在地上的妃嫔和宫女太监,心中感慨万千。
从初入宫闱时的小心翼翼,到如今的凤临天下,这一路,她走得太不容易。
成为皇后后,沈清婉并未因此而骄纵。
她依旧尽心辅佐赵景渊处理后宫之事,同时也关注着朝堂动态。
在她的建议下,赵景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顿吏治,减轻百姓赋税,大启王朝迎来了盛世局面。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边境再次传来战事,北方的游牧民族蠢蠢欲动,意图侵犯大启疆土。
赵景渊决定御驾亲征,沈清婉虽担心不已,但她深知,此时不能拖赵景渊的后腿。
“陛下,臣妾虽不能随陛下一同上战场,但后宫之事,臣妾定会打理得井井有条,让陛下无后顾之忧。”
沈清婉为赵景渊整理着战袍,眼中满是不舍。
赵景渊将她拥入怀中,“皇后放心,朕定会平安归来。”
赵景渊出征后,沈清婉一边照顾年幼的皇子,一边协助太子监国。
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手段,稳定了朝堂局势,让那些妄图趁乱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