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明明只比我大两岁,却像个可靠的兄长。
“先租房子。”
我咬咬牙,语气坚定,“离开苏家,我也得有个落脚的地方。”
大壮二话不说就领我往村东头走。
他家其实只有寡母和他,条件也不宽裕,但他没提一句让我投奔他。
反倒是一路上指点哪家哪户有空房,哪里便宜。
“其实你要是实在没地儿去,我娘肯定愿意腾个炕角给你睡。”
他说这话时有点害羞,耳朵都红了。
我笑着摇头:“大壮哥,你的好我心里记着。
不过人要是没了底线和清白,再好的帮衬也白搭。
放心吧,我不会让自己受委屈。”
村里有户老李家,去年闹灾,老两口搬去城里投奔儿女,空出来的房子一直没人租。
我带着大壮去找李婶谈,谁知她一听是我,居然眼前一亮:“小玉你是个实在孩子。
只要你能替我看几年房子,每年象征性交点租就行。
反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
我一听,心里大定。
租金只要一斤粮票,条件也简单,屋里啥都齐全。
院里还有一小块菜地,看着就让人手痒。
我麻利地交了租,收拾好屋子,把自己的被褥摊开,生平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那一夜,我靠着炕头,望着窗外的月亮,眼泪差点掉下来。
前世我死都没敢想过能离开苏家,如今重活一世,总算站稳了脚。
**第二天一早,我就披着旧棉袄到院里收拾菜地。
去年老李家种下的萝卜、白菜还有些嫩苗没死,旁边一块空地上杂草丛生。
我蹲下拔草的时候,心里已经飞快盘算着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在七零年代,粮票金贵,挣钱门路死板。
可我重生一世,脑子里却多了不少“新点子”。
前世在苏家,穷得揭不开锅时,曾经跟着村里妇女去镇上卖鸡蛋换油盐。
我知道,只有动起来、敢折腾,才能不饿死。
更重要的是,这个年代的人还没见过现代做生意的路子,我只要敢第一个吃螃蟹,肯定能翻身!
想着这些,我一边拔草,一边跟韩大壮商量:“大壮哥,你家里有鸡蛋、野菜啥的卖吗?
咱们能不能拉到镇上换点油盐布匹?”
大壮憨憨地挠头:“有倒是有,不过我们家娘俩胆小,怕给人说成投机倒把,村里人见不得别人好。”
我摇头笑:“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