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
那些年小心翼翼的模仿,深夜里的辗转反侧,都随着飘落的发丝,被高速旋转的离心机甩出了她的世界。
第八章:方言算法突破2021年的冬夜,实验室的暖气开得很足。
林穗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眉头紧锁。
量子噪声问题已经困扰她数月,无论怎么调整模型,都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
窗外飘起了初雪,她下意识地哼起了奶奶教的《采茶谣》:“三月采茶茶叶青,奴在家中织手巾……”突然,她的手指停在了键盘上方。
那些在茶山上听着歌谣长大的岁月,那些跟着奶奶采茶的清晨,仿佛都化作了代码在她眼前闪烁。
她迅速将《采茶谣》的韵律编入AI模型,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就像当年在草稿纸上解数学题一样利落。
凌晨三点,当最后一行代码输入完毕,屏幕上的数据突然有了变化。
量子噪声奇迹般地被压制,整个模型开始稳定运行。
林穗激动得浑身发抖,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听说你用民谣解决了量子噪声?”
周明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手里捧着一只龙泉青瓷杯,热气袅袅升起,“你看,”他轻轻抚摸着杯壁,“泥土要经过七十二道碎裂才能成器。”
杯壁映出林穗的眼睛,那是一双充满自信与坚定的眼睛,第一次,她没有躲闪周明深的目光。
“老师,谢谢您。”
林穗说,“但我现在知道,真正指引我的,不是某个人,而是追求知识的信念。”
周明深笑了,那笑容里有欣慰,也有释然:“恭喜你,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第九章:第七类情感2026年的秋天,林穗成为了复旦大学的导师。
她的实验室里,坐着许多来自乡村的学生,就像曾经的她一样,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这一天,她收到了一个特殊的礼物——一个农村学生亲手编织的竹丝显微镜。
显微镜虽然简陋,却凝聚着学生的心血和智慧。
林穗将竹丝显微镜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又拿出了珍藏多年的三色堇标本瓶。
她在瓶身贴上了新的标签:“情感分类VII:未命名的星光”。
窗外的银杏叶纷飞如蝶,落在实验室的窗台上。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习?”
一个扎着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