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假装思考,实则回忆着记忆中关于牡丹的名诗。
忽然灵光一闪——有了!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的《赏牡丹》一出,全场哗然。
连一向严肃的林大人都忍不住拍案叫绝:“好一个真国色!
妍儿何时有了这等才情?”
我谦虚地福了福身:“父亲过奖了,女儿不过是平日多读了些诗书。”
林清霜的脸色已经难看得无法掩饰,就在这时,她目光落在我发间,突然眼睛一亮:“四妹妹这支簪子…哦,这个啊。”
我扶了扶头上的金簪簪子,抢先一步说道:“不是昨日姐姐借我的吗?
说是配今日的衣裳,晚些时候再还不迟。”
林清霜的话卡在喉咙里,她显然没料到我会主动提起,打乱了她的计划。
“我…借你的?”
她勉强笑道。
“是啊。”
我一脸无辜,“姐姐忘了吗?
昨日酉时在花园,你说这支鎏金点翠簪与我的湖蓝色衣裙很配,特意借我戴的。
当时春桃也在场呢。”
春桃适时地点头:“是的,大小姐确实这么说过。”
林清霜骑虎难下,只得道:“...是我一时忘了。”
这一幕被所有人看在眼里,包括谢云州。
我看到他眉头微蹙,目光在林清霜和我之间来回扫视。
诗会继续进行,但焦点已经转移。
几位公子争相与我攀谈,苏婉儿更是直接挽住我的手臂:“林四小姐,改日一定要来将军府做客!”
最令我意外的是谢云州。
他竟主动走过来,拱手道:“四小姐诗才令人钦佩,不知可否请教方才那两首诗的创作心得?”
我能感觉到林清霜刀子般的目光扎在背上,但我装作不知,与谢云州侃侃而谈。
作为一个现代文学爱好者,分析古诗对我来说易如反掌。
“…所以等闲识得东风面一句,实则是将春风拟人化,赋予其可识的面貌,更显生动。”
我解释道。
谢云州眼中闪烁着惊讶和欣赏:“四小姐见解独到,谢某受教了。”
正当我们交谈甚欢时,一个丫鬟匆匆跑来:“四小姐,老夫人请您过去。”
我心头一凛,心中暗道不妙,原著中老夫人是个严厉的角色,从不待见庶出的孙女。
这个时候找我,恐怕不是好事。
果然,来到后院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