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芸萧瑾的其他类型小说《替身太子妃:她却让帝王甘愿追随全文》,由网络作家“城市迷途小书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为什么你父亲不信任我父亲?我为什么要站在你身边?”萧瑾的眼神微闪,良久,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话:“有些命,生来就是要背负的。”顾芸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手中的湿帕子滴下水珠,如同她无声的眼泪。那一刻,她不知道自己是皇命难违的牺牲品,还是命中注定的太子妃。01秋日的将军府内,红叶如火,层层铺满庭院。五岁的顾芸站在高高的矮凳上,小手攀着窗棂,望着大门方向。“姐姐,你又在看什么呀?”顾瑶蹦蹦跳跳地进来,与顾芸一模一样的小脸蛋上写满了好奇。“爹爹要回来了!”顾芸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娘说这次他会带礼物回来!”话音刚落,府门外传来一阵铁蹄声。顾芸顾不得穿鞋,光着小脚丫就往外冲。“爹爹!”顾将军风尘仆仆地走进院子,看到奔来的女儿,脸上的疲惫一扫而...
《替身太子妃:她却让帝王甘愿追随全文》精彩片段
“为什么你父亲不信任我父亲?
我为什么要站在你身边?”
萧瑾的眼神微闪,良久,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话: “有些命,生来就是要背负的。”
顾芸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手中的湿帕子滴下水珠,如同她无声的眼泪。
那一刻,她不知道自己是皇命难违的牺牲品,还是命中注定的太子妃。
01秋日的将军府内,红叶如火,层层铺满庭院。
五岁的顾芸站在高高的矮凳上,小手攀着窗棂,望着大门方向。
“姐姐,你又在看什么呀?”
顾瑶蹦蹦跳跳地进来,与顾芸一模一样的小脸蛋上写满了好奇。
“爹爹要回来了!”
顾芸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娘说这次他会带礼物回来!”
话音刚落,府门外传来一阵铁蹄声。
顾芸顾不得穿鞋,光着小脚丫就往外冲。
“爹爹!”
顾将军风尘仆仆地走进院子,看到奔来的女儿,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他大步上前,一把将顾芸抱起,高高举过头顶。
“我的小尔尔长高了!”
顾将军亲昵地蹭了蹭女儿的脸颊。
顾芸咯咯笑着,小手在父亲肩上敲打:“爹爹,我现在叫顾芸了,不叫尔尔了!”
“对对对,是顾芸,爹爹记住了。”
顾将军将她放下,脸上却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
当晚,顾芸躲在屏风后,无意中听到父母的对话。
“明日是双胞胎的生辰,皇后娘娘特意召见她们进宫庆祝。”
“为何突然…”母亲的声音带着不安。
“别多想,只是皇后疼爱孩子罢了。”
顾芸不懂大人们的顾虑,只是期待着明天能见到传说中的皇宫。
第二天,姐妹俩换上了崭新的衣裳,跟随父母进宫。
皇宫比顾芸想象的还要大,高墙重重,宫阙叠叠,让人目不暇接。
皇后温柔地迎接了她们,赐下各种精致的点心和玩具。
正当姐妹俩玩得开心时,殿外太监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
所有人立刻跪下行礼。
顾芸偷偷抬眼,看到一个威严的身影缓步走来,身后跟着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男孩。
“平身。”
皇帝的声音沙哑而低沉。
皇帝与皇后低声交谈,皇后的脸色渐渐凝重。
忽然,皇帝捂着胸口,咳出一口鲜血,倒在龙榻上。
顾芸吓坏了,却见那个小男孩冷静地站在一旁,眼中流露出超越年龄的沉稳。
她不由自主地走向他,轻声说:“别怕,我爹说人生病了就会好的。”
萧瑾转头看她,黑亮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
皇帝的目光落在了这一幕上,缓缓坐起身,向顾将军招手。
“将军,朕命不久矣。”
皇帝的声音轻若游丝,却震得顾将军脸色惨白。
“皇上龙体安康,万万不可说此不祥之语。”
“无需多言。
看那边,瑾儿与令爱。”
皇帝指向萧瑾和顾芸,两个孩子正并肩而立,“天意如此,朕决定,册封令爱为太子妃,待及笄之年,与瑾儿完婚。”
顾将军面如土色:“皇上,小女年幼,何德何能…朕已决定,即日起赐名顾唐华,入住长春宫。”
皇帝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顾家人心上。
消息传来,顾芸的母亲直接瘫倒在地。
她爬到皇帝面前:“求陛下开恩,芸儿尚小,离不开母亲…”皇帝摆摆手:“朕自有安排,太子妃需从小培养,今日便留下。”
回家的马车上,少了顾芸,气氛凝重得可怕。
顾瑶不停地问:“姐姐呢?
为什么姐姐不回家?”
却无人回答。
长春宫里,顾芸茫然地站在陌生的房间中央。
“太子妃,请更衣。”
宫女们捧着华丽的衣裙上前。
“我不是太子妃,我是顾芸!”
她扭动着小身子,试图逃开,“我要回家,我要见爹爹娘亲!”
萧瑾出现在门口:“别叫了,没用的。”
顾芸转身,泪眼模糊地看着他:“是你!
你告诉皇帝让我留下的对不对?”
萧瑾摇头:“我父皇做事,不用问我。
你既然进宫了,就该习惯。”
“我不要习惯,我要回家!”
顾芸哭得更厉害了。
皇后闻讯赶来,将她抱在怀里轻声哄着:“乖,芸儿乖,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顾芸疑惑地看着皇后:“那爹爹娘亲和妹妹什么时候来接我?”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们…会来看你的。”
日子如水,缓缓流逝。
顾芸渐渐明白,自己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每天天不亮,她就被唤醒开始学习宫廷礼仪、琴棋书画。
教习嬷嬷从不留情,每有差错便要挨戒尺。
“太子妃不可如此坐立!”
“笔势不够雅致,重来!”
“行礼不端,再做五十遍!”
顾芸曾想找萧瑾求助,却发现这位未来的夫君对她冷若冰霜。
每
次相见,他总是微微颔首,然后匆匆离去,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懒得说。
夜深人静时,顾芸常爬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星空,想象那边是不是顾府的方向。
睡梦中,她总能见到顾瑶。
“姐姐,你为什么不回家?”
梦中的顾瑶红着眼睛问她。
“我想回家,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出去。”
顾芸伸手想抱妹妹,却怎么也够不着。
母亲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芸儿,宫墙太高,我们进不来啊…”顾芸惊醒,枕巾已被泪水浸湿。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
她忽然懂了,自己的命运已经被注定,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顾唐华…”她轻声念着这个陌生的名字,心中却默默记着自己真正的名字——顾芸。
02那年秋末的一夜,顾芸被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太子妃,快起身,皇上召见。”
李嬷嬷的声音透着慌张。
顾芸揉着惺忪的眼睛,窗外漆黑一片。
她刚披上外衣,就被李嬷嬷牵着跑起来。
御书房烛火摇曳,顾芸一进门就看到了父亲顾将军。
她激动地想冲过去,却被太监拦住。
隔着人群,她看见父亲眼中的痛苦与不舍。
“芸儿过来。”
皇帝气若游丝地招手。
顾芸跪在龙榻前,皇帝枯瘦的手轻轻抚上她的头。
“朕时日无多,瑾儿年幼,将来便要依靠你了。”
“皇上…”顾芸不知如何作答,只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
“你与他自小青梅竹马,性情互补。
朕去后,你要帮他守好这江山。”
顾芸懵懂地点头,不远处的萧瑾眼中含泪,却倔强地挺直脊背。
“朕已命人备下嫁妆,待你及笄之日,便与瑾儿完婚。”
话音未落,皇帝忽然剧烈咳嗽,胸前染红一片。
御医们慌忙上前,却无力回天。
“驾崩了!”
一声哀嚎划破夜空。
随即,宫中大钟轰然作响,那沉闷的钟声似乎要将顾芸的心脏也震碎。
皇后直接晕倒在地,顾芸站在原地,眼泪不自觉地落下。
她想起窗外的月亮,想起家中的母亲和妹妹,想起这五年来的孤独。
而今,唯一对她和善的皇帝也离去了。
“芸儿,你先回宫吧。”
父亲隔着人群对她说,声音哽咽。
顾芸转身要走,却感到一股力量抓住了她的衣角。
回头一看,是萧瑾。
那个平日里对她冷眼相待的男孩,此刻眼
中盛满了不安与恐惧。
“我害怕。”
萧瑾的声音很小,只有顾芸能听见。
顾芸愣了一下,伸出手轻轻握住他的手:“不怕,我陪着你。”
接下来的日子如云翻涌。
萧瑾登基,年仅十岁,却要扛起一个王朝的重担。
皇后成了太后,整日带着萧瑾处理朝政。
顾芸被安置在长春宫,没人有空关心她。
白天,她按规矩学习各种礼仪;夜晚,她偷偷爬到屋顶,远眺城外,想象家人的生活。
太后和萧瑾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
朝中大臣分成两派,常在萧瑾面前争执不休。
顾芸偶尔被召去陪伴,目睹了权力斗争的丑陋。
“瑾儿,这些奏折你看完了吗?”
太后的声音总是带着催促。
“母后,儿臣想先去看看顾唐华。”
萧瑾放下朱笔,疲惫地揉眼睛。
“江山为重!
她那边有嬷嬷照顾,你不必分心。”
顾芸常在走廊里碰见匆忙赶路的萧瑾,他总是朝她点点头,又快步离去。
有一次,他偷偷塞给她一个包袱:“里面是你喜欢的栗子糕,别让母后知道。”
十三岁那年,太后为顾芸找来陪读赵喻。
赵喻大顾芸两岁,性格活泼大胆,是工部尚书的女儿。
“顾唐华,你天天闷在宫里多没意思!”
赵喻拉着顾芸的手,眼睛闪着狡黠的光,“我带你去玩点刺激的!”
她们偷偷溜出宫,在御花园掏鸟窝、在湖上划船、在高墙上放风筝。
每次都闯出祸来——打碎了珍贵的花瓶,撞翻了御膳房的锅灶,甚至不小心闯入了萧瑾的书房。
“你们又在搞什么?”
萧瑾每次都板着脸,却总是帮她们收拾烂摊子。
“陛下,这次是我的错。”
顾芸总是低头认错。
萧瑾叹气:“下不为例。”
赵喻偷偷对顾芸说:“皇上对你真好,换了别人早就被打入冷宫了。”
顾芸摇头:“不是的,他只是履行对先帝的承诺罢了。”
但她心里知道,萧瑾确实在照顾她。
他常送她喜欢的栗子酥,在太后发怒时为她解围,甚至偷偷找人打听她家人的消息。
然而顾芸始终无法释怀:“如果不是他父亲的命令,我现在应该和爹娘、妹妹生活在一起。”
赵喻十五岁时嫁做人妇,临行前抱着顾芸哭得稀里哗啦:“要不是我爹执意让我嫁人,我真想赖在宫里陪你。”
赵喻离开后,
太后开始教顾芸管理后宫事务:“将来你做了皇后,这些都要懂。”
顾芸机械地学着,心里却充满疑问。
一日,萧瑾来看她习礼,她终于问出了藏在心底多年的问题。
“为什么你父亲不信任我父亲?
我为什么要站在你身边?”
萧瑾的眼神微闪,良久,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话:“有些命,生来就是要背负的。”
03顾芸站在长春宫的窗前,望着萧瑾离去的背影,手中的帕子早已被攥得变形。
“有些命,生来就是要背负的。”
这句话在她心中回荡,却无法平息她内心的困惑。
秋意渐浓,太后宣布举办秋猎,以庆祝萧瑾登基五周年。
顾芸被命令参加,尽管她从未骑过马。
“我不会骑马。”
顾芸对前来传旨的太监说。
“太后娘娘已安排了教习。”
果然,第二天一早,顾芸就被带到了皇家马场。
令她意外的是,萧瑾已在那里等候。
“陛下怎么亲自来了?”
顾芸行礼问道。
萧瑾牵着一匹温顺的白马走近:“朕听说你不会骑马,特来教你。”
“陛下日理万机,何必为我这点小事耽误时间。”
萧瑾递过缰绳:“朕答应过先帝,要照顾好你。”
顾芸接过缰绳,心中五味杂陈。
十天后,她已能独自驾驭马匹,虽然不敢奔跑,但至少不会在秋猎中丢脸了。
秋猎当日,群臣云集,场面热闹非凡。
顾芸穿着一身猎装,骑在白马上,跟在太后身后。
萧瑾骑着黑色骏马,威风凛凛地站在最前方。
“今日秋猎,谁猎得最多,朕重重有赏。”
萧瑾宣布道。
号角响起,众人纷纷策马扬鞭。
顾芸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马匹,不敢走远。
忽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她的马儿受惊,猛地向前奔去。
“啊!”
顾芸惊叫一声,死死抓住缰绳。
眼看就要摔下马,一个身影迅速靠近,一把扶住了她。
那是一个身材矮小的蒙面小将,骑术精湛。
“多谢相救。”
顾芸感激地说。
蒙面小将点点头,没有说话,转身就消失在林中。
傍晚,众人回营,计算战果。
一个蒙面小将竟猎得最多,赢得了彩头。
“小将军,你可有什么心愿?”
萧瑾问道。
蒙面小将指了指顾芸,然后将所有猎物和奖品都送到她面前。
“这…”顾芸惊讶地看着堆成小山的礼物,“
为何给我?”
蒙面小将做了个手势,示意顾芸跟他走。
顾芸犹豫地看向萧瑾,后者微微点头。
“去吧,不会有危险。”
顾芸跟着蒙面小将来到一片僻静的树林。
小将四下张望,确认无人后,摘下了面具。
顾芸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所见。
“瑶儿?”
她颤抖着伸出手。
面前的少女正是她分别十年的妹妹顾瑶!
顾瑶眼中含泪,猛地扑进姐姐怀中。
顾芸紧紧抱住妹妹,泪水决堤而出。
“瑶儿,真的是你!
你怎么在这里?”
顾芸激动地捧着妹妹的脸。
顾瑶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只是比划着手势。
顾芸这才发现,妹妹竟然无法说话。
“你…不能说话了?”
顾芸心如刀绞。
顾瑶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块小木板和一支炭笔,迅速写道:“姐姐,我很想你。”
顾芸再次将妹妹抱在怀中:“对不起,姐姐不该丢下你…”顾瑶摇摇头,又写道:“不是你的错。
我现在在边关跟着父亲学武艺。”
“父亲?
母亲还好吗?”
“都很好,只是很想你。”
两姐妹依偎在一起,诉说着这些年的思念。
顾瑶告诉顾芸,父亲现在镇守边关,母亲时常以泪洗面。
顾瑶从小立志要成为将军,好有一天能带兵来救出姐姐。
“傻瓜,”顾芸擦去眼泪,“宫里没有人虐待我,我只是…想家。”
回到营地,宴席已经开始。
顾芸注意到萧瑾与顾瑶之间似乎有某种默契,两人不时交换眼神。
“陛下认识我妹妹?”
席间,顾芸低声问道。
萧瑾端起酒杯:“顾将军每年都会进京述职,朕偶尔会见到顾小将军。”
顾芸若有所思。
宴席后,顾瑶送给她一匹黑色骏马,名叫“雷历”。
“这马太烈了,我怕是驾驭不了。”
顾芸摸着马鬃,有些担忧。
萧瑾走过来:“朕教你。”
接下来几天,萧瑾亲自教顾芸如何驾驭雷历。
起初马儿桀骜不驯,但在萧瑾的指导下,顾芸逐渐掌握了要领。
“你比朕想象的要勇敢。”
萧瑾看着顾芸策马奔腾的身影,眼中闪过赞赏。
秋猎结束后不久,便是顾芸的十六岁生辰。
这天傍晚,萧瑾带她登上城楼,俯瞰京城万家灯火。
“每年这一天,朕都想带你来看看。”
萧瑾轻声说。
“为什么?”
“因为这是你的生日,你应该看看
这个世界有多大。”
顾芸怔住了。
她以为萧瑾从不记得她的生日。
“朕有礼物给你。”
萧瑾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盒子。
顾芸打开一看,是一支玉簪。
簪子造型古朴,甚至有些粗糙,但上面刻着“芸儿”二字。
“这…朕亲手雕的,不太好看。”
萧瑾难得地露出一丝尴尬。
顾芸小心翼翼地将簪子插在发间:“谢陛下。”
回宫后,太后看到了她头上的簪子,笑道:“簪子是丑了点,但你戴着就好看。”
顾芸红了脸:“是陛下亲手雕的。”
太后叹了口气:“瑾儿从小就喜欢雕刻,只是帝王身份让他不得不放弃很多爱好。”
第二天,太后召顾芸入宫,神色凝重。
“芸儿,有件事我该告诉你了。”
太后从暗格中取出一道金丝楠木盒子,“这是先帝留下的遗诏。”
顾芸跪下接过,打开一看,上面清楚地写着命她及笄之年与萧瑾完婚,做皇后。
“这…这是…这道圣旨从未宣读过,”太后轻声说,“我可以永远不宣读它。”
顾芸抬头,不解地看着太后。
“芸儿,这十一年来,你从未有过选择的权利。
今天,我想把这个权利还给你。”
太后握住她的手,“你可以选择留下做皇后,也可以选择离开。”
04太后递给顾芸的遗诏犹如千斤重担,让她彻夜难眠。
她在宫中已度过十一载,习惯了束缚,却从未想过还能拥有选择的权利。
那夜她辗转反侧,窗外残月西沉,新年的脚步悄然临近。
次日清晨,宫女来报,太后有令,命顾芸留在长春宫不得外出。
“为何突然不让我出宫?”
顾芸困惑地问。
宫女低头:“太后说新年将至,外面不太平。”
没过多久,萧瑾来访,身后跟着六名陌生的宫女。
这些宫女身姿挺拔,眼神锐利,与普通宫女截然不同。
“这是怎么回事?”
顾芸直截了当地问。
萧瑾环顾四周,声音压得极低:“有人要行刺朕,可能也会对你不利。
这六名宫女是从西北军中选来的,都身怀武艺,保护你。”
“行刺?
是谁要对你不利?”
“朝中暗流涌动,还不清楚。”
萧瑾眉头紧锁,“明日宫宴你也别去了。”
顾芸摇头:“如果我不去,岂不更显异常?”
萧瑾沉默片刻,点头:“那便去吧,只是要小心。”
新年宫宴当日,整个紫宸殿灯火通明,处处张灯结彩。
席间觥筹交错,太后和萧瑾不时向群臣敬酒。
顾芸坐在一旁,那六名宫女如影随形,警惕地守在四周。
酒过三巡,一队舞女轻盈入场,彩带飞舞,场面华丽。
顾芸注意到其中一名舞女总是往萧瑾方向靠近,眼神闪烁。
就在舞至高潮时,那舞女突然从袖中抽出匕首,直扑萧瑾!
“小心!”
顾芸本能地喊道。
同一瞬间,殿外箭矢破空而来,一支利箭穿透窗纱,正中顾芸肩膀。
剧痛袭来,她不由惊呼出声。
萧瑾敏捷避开舞女的袭击,听到顾芸的叫声,立刻朝她奔来。
殿内大乱,刺客不止一人,几名假扮侍卫的人也抽出兵器,冲向皇帝。
“保护太后!
保护陛下!”
御林军统领大喊,士兵们纷纷亮剑。
萧瑾冲到顾芸身边,查看她的伤势:“芸儿,你没事吧?”
顾芸咬牙:“没关系,只是肩膀。”
就在此时,顾芸眼角余光捕捉到一道寒光。
一名刺客从香案后跃出,手握尖刃向萧瑾后背偷袭。
萧瑾全神贯注于她的伤势,浑然不觉背后危机。
顾芸脑中一片空白,身体却先于思考行动。
她猛地推开萧瑾,自己挡在了刺客面前。
一股撕裂般的剧痛瞬间袭来,冰冷的利刃从前胸穿透。
顾芸低头,只见刀尖从自己胸前透出,鲜血如泉涌般染红了华服。
“顾唐华!”
萧瑾惊骇的吼声在耳边炸开。
顾芸只觉身体逐渐冰冷,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萧瑾一把接住她下坠的身体,将她抱在怀中。
“为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做?”
萧瑾声音嘶哑,眼中满是惊惧与痛楚。
顾芸想回答,却只能吐出一口鲜血。
她感到意识逐渐模糊,耳边是萧瑾疯狂的吼叫和厮杀声。
“御医!
快传御医!”
“保护陛下和太子妃!”
“抓住刺客!
别让他们跑了!”
萧瑾一手抱着顾芸,一手持剑击退接近的刺客,眼泪无声滑落:“坚持住,芸儿,你不能有事!”
顾芸微弱地笑了笑:“你第一次…叫我芸儿…坚持住!
御医马上就到!”
萧瑾声音颤抖。
就在此刻,殿门被人撞开,一队甲胄鲜明的将士冲了进来,为首的正是顾将军。
“芸儿!”
顾将军看到血泊中的女儿,如遭雷击,大步冲上前。
萧瑾惊愕地
看着他,一时不知如何反应。
“把我女儿给我!”
顾将军几近咆哮。
萧瑾犹豫片刻,慢慢松开了怀抱。
顾将军抱起已经半昏迷的顾芸,泪水顺着刚毅的脸庞滑落。
“芸儿,你坚持住,爹来带你回家了。”
顾芸迷蒙中想起小时候曾有过类似的场景,那时她摔倒了,父亲也是这样抱起她,带她回家。
御医很快赶到,处理了顾芸的伤口并施以救治。
所幸刀刃避开了心脏,但失血过多,情况依然危急。
接下来的日子,顾芸陷入昏迷,在生死边缘徘徊。
她恍惚中感觉到不同的人来看望她——太后的轻声啜泣,萧瑾彻夜不离的守候,父亲焦急的脚步声。
半月后,顾芸终于转醒。
她虚弱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长春宫的床榻上,萧瑾坐在床边打盹,眼下一片青黑,明显多日未眠。
“陛下…”她轻声唤道。
萧瑾猛地惊醒:“芸儿!
你醒了?
感觉如何?”
“渴…”萧瑾亲自端来温水,小心地喂她喝下。
他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为什么要为我挡刀?”
顾芸虚弱地答道:“因为你是皇帝。”
萧瑾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仅此而已?”
顾芸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偏头望向窗外。
伤势稍好后,太后告诉她,刺客身份已查明,竟是边关失败的大将军一派所为。
“你父亲得知消息后,带兵入京勤王,救了你和瑾儿。”
太后握着她的手,眼中满是愧疚,“这些年,委屈你了。”
康复的日子,萧瑾和太后日夜守护,悉心照料。
顾芸能够下床活动的那天,顾将军身着铠甲来到长春宫。
“芸儿,你的伤好些了吗?”
顾将军关切地问。
“爹,您怎么来了?”
“来接你回家。”
顾将军坚定地说,“皇上已经同意了。”
顾芸望向一旁的萧瑾,后者面无表情,只是轻轻点头。
临行前,萧瑾独自来见她:“你要记得答应过的事吗?”
顾芸明白他指的是太后交给她的遗诏。
她想起那夜的灯火,想起萧瑾教她骑马的耐心,想起他送她的那支粗糙却珍贵的玉簪。
“重要的都不会忘。”
她答道。
萧瑾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点点头:“一路保重。”
就这样,顾芸离开了生活了十一年的宫墙,踏上了回家的路。
05马车摇
摇晃晃,行驶在回将军府的路上。
顾芸靠在车窗边,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胸前的伤口隐隐作痛。
离开宫墙的感觉既陌生又熟悉,自由的空气中夹杂着一丝惆怅。
顾将军府邸映入眼帘,门前的卫兵看到马车立刻行礼。
顾芸扶着父亲的手,缓步走进曾经的家。
府内一切仍如记忆中的模样,唯有那棵她与顾瑶小时候种下的桃树,已长得高大挺拔。
“瑶儿走前总是给它浇水,说是要等你回来一起看它开花。”
顾将军轻声道。
顾芸伸手抚摸粗糙的树皮,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小时候她和妹妹趴在树下数星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
“芸儿!”
熟悉的呼唤从身后传来。
顾芸转身,母亲已泪流满面地奔向她。
“娘亲…”顾芸还未说完,就被母亲紧紧抱住。
“我的孩子,你瘦了这么多!”
母亲颤抖着手抚摸她的脸庞,当发现她胸前厚厚的纱布,眼泪更是止不住,“他们怎么能这样对你!”
“娘,我没事。”
顾芸拭去母亲的泪水,“这伤是我自己选择的。”
接下来的日子,顾芸在将军府静养。
母亲每日精心为她准备药膳,父亲则告诉她这些年来的家事。
渐渐地,母亲发现了女儿的变化。
“芸儿,你变了。”
一日,母亲为她换药时说道。
“哪里变了?”
“从前的你娇憨活泼,如今却沉稳得不像个少女。”
母亲叹道,“宫里的日子,苦吧?”
顾芸摇头:“宫里虽有规矩,但太后和陛下待我不薄。”
“陛下?”
母亲捕捉到女儿提起萧瑾时微微变化的语气。
顾芸低头整理被角,没有回应。
一个月后,赵喻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将军府。
“顾唐华!
不对,现在该叫你顾芸了!”
赵喻大笑着抱住她,“你怎么就跑出来了?
整个京城都在传你的故事呢!”
“什么故事?”
顾芸好奇地问。
“太子妃勇救陛下,身负重伤后毅然选择回家团聚,多感人啊!”
赵喻夸张地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惹得顾芸忍俊不禁。
赵喻掏出一个精美的请柬:“下个月我要办婚宴,你必须来。”
“你不是早就嫁人了吗?”
“那是定亲!
现在才是正式成婚。”
赵喻得意地从怀中取出一支珠钗,“看,这是我向陛下求的。
据说是皇祖母的物件,陛下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