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
纪妄辞从箱底取出未完成的画框,原是我在医学院画的第一张心脏速写,现在被他用手术缝合线装裱,角落添了拿铁爪印的火漆封印。
返程时路过正在拆除的医学院旧楼,他忽然捡起块混凝土碎片。
灯光下才看清是当年解剖室的门牌残骸,背面用手术刀刻着新工作室的经纬度。
工作室的夜灯自动亮起,照亮那台改造过的双人工作台。
此刻台面正缓缓升起纪妄辞新做的展示架,八十七个微型恒温舱里,封存着从初遇到今天所有值得铭记的声波纹。
第一个舱体内,便利店收据上的雨渍依然新鲜,在 37.2℃的恒温里永不褪色。
16.深秋的体检中心弥漫着消毒水与桂花混杂的气息,纪妄辞的听诊器突然发出不同寻常的蜂鸣。
显示屏上原本波动的心电图渐渐变成两条完全平行的直线,恒定在 87 次/分钟的完美频率。
他嘴角扬起熟悉的弧度,翻开的医学期刊第 87 页上,我们的婚纱照静静躺在致谢栏角落——拿铁的爪印恰好盖住“持续性心动过缓治愈案例”的副标题。
回家的小路铺满银杏叶,当年那家便利店的招牌已经褪色。
樱花胸针毫无预兆地从我的领口滑落,我们同时弯腰的瞬间,额头相撞的闷响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群。
纪妄辞的白大褂衣角扫过落叶,听诊器不知何时已贴上我心口,金属的凉意让我轻轻战栗。
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直延伸到雨夜初遇时的长度。
蓝牙耳机自动切换至初代芯片存储的音频,先是双重心跳的协奏,接着是拿铁安稳的呼噜声,最后传来纪妄辞年轻时清冷的声线:“心跳频率 87 次/分钟,这是永恒的物理证明。”
声音末尾藏着电波干扰的杂音,像那年便利店的雨声。
便利店的自动门突然打开,年轻店员递来熟悉的热牛奶。
“那位先生预订了十年。”
她指着收银台后的日历,每个 6 月 23 日都画着樱花标记。
纪妄辞从白大褂口袋掏出当年的塑料杯盖,牛奶倒入的弧线与记忆完美重叠。
拿铁从巷角踱来,项圈挂着新换的吊坠——里面封存着初代听诊器的芯片。
三只奶猫跟在它身后,每只都戴着缩小版的樱花胸针。
暮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