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周工,”助理发来消息,“AI分析显示,沈小姐的笔触与您的裂缝拓扑算法契合度提升至92%,建议立即启动生物力学联合实验。”
他回复:“准备材料,明天带她去看会呼吸的混凝土。”
窗外,晨雾正在散去,包子铺的玻璃上凝结着水珠,像无数个微型放大镜,将沈念禾的面粉画折射成彩虹。
林春芳站在后厨门口,手里攥着丈夫的数位板,屏幕保护膜下,是女儿用蜡笔写的字:“爸爸,我学会用左手了。”
<测距仪突然发出提示音,周砚舟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靠近了屏幕,与沈念禾的虚拟形象距离0.5米——AI定义的“命运相遇距离”。
他轻笑,在项目群里打下:“启动砚底生禾计划,坐标:禾香包子铺。”
七天后,沈念禾的短视频账号粉丝突破十万。
她坐在包子铺后厨,面前摆着周砚舟送来的压力感应触控笔,笔身内置的肌电传感器正在收集她的颤抖数据,同步生成的3D模型在平板上缓缓旋转。
“家人们,今天我们要做个疯狂的实验:用酵母激活混凝土。”
她对着镜头展示透明培养皿,里面是混有麦芽粉的生物降解材料,“这种材料遇水会膨胀,模拟禾苗根系的生长压力,周设计师说,这叫生物仿生承重。”
弹幕瞬间被“黑科技未来建筑”刷屏。
许妄的账号突然空降,刷了100个超级火箭:“沈小姐,敢不敢用我的Glitch算法给混凝土块做基因编辑?”
“有何不敢?”
沈念禾挑眉,将培养皿接入许妄的云端服务器,“但如果失败了,你要在我的包子铺当三天店小二。”
“成交!”
许妄的虚拟形象出现在直播间,银灰色短发闪烁着像素特效,“看好了,这是最新的量子随机算法,能让每个混凝土分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培养皿中的材料开始疯狂震动,麦芽粉颗粒排列成莫比乌斯环的形状。
周砚舟的视频通话突然切入,背景是轰鸣的3D打印车间:“停止实验!
生物降解率超过安全阈值!”
但为时已晚,材料如爆米花般膨胀,撑破培养皿,在操作台上形成扭曲的根系状结构。
沈念禾惊呼着后退,助行器撞翻了面粉桶,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