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摆着渔村的老照片。
“这是什么?”
副市长停在展位前,盯着刚出锅的糯米糍。
林小羽赶紧介绍:“这是我们沙尾村的传统点心,用的是海边盐碱地种的糯米,裹着渔家自晒的花生碎。”
副市长尝了一口,点头称赞:“吃出了乡愁的味道。”
美食节上,黄耀宗的土灶宴席成了焦点。
电视台争相报道,就连城里的五星级酒店都来请教传统做法。
但他最开心的,是看见林小羽在展位前跟游客介绍:“我们的每道菜,都带着沙尾村的阳光、海水和人情味。”
冬至那天,黄耀宗在厨房炖了锅羊肉汤。
林小羽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个红本本:“耀宗哥,我把咱们的‘沙尾灶火’注册成商标了。”
她说话时,耳朵尖红得像熟透的虾。
火锅的热气模糊了玻璃窗,黄耀宗看着围坐在一起的团队成员,突然举起酒杯:“我爹走的时候,说怕我守不住这土灶。
现在我才明白,守住土灶的不是我,是咱们沙尾村的人情味。”
他转头望向林小羽,“还有,感谢小羽,帮我守住了初心。”
第七章 圆满立春那天,沙尾村的晒谷场格外热闹。
黄耀宗和林小羽的婚礼就在这里举行,宴席自然是他们最擅长的土灶流水席。
李阿海杀了村里养的土猪,王婶蒸了三层楼高的花糕,连出海的渔民都回来帮忙。
“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喽——”礼官的喊声响起时,黄耀宗望着穿婚纱的林小羽,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她时,那个蹲在厨房门口的小丫头。
如今她的婚纱上绣着贝壳和海浪,正是他亲手设计的图案。
“耀宗哥,以后咱们的宴席,要开到更远的地方吗?”
婚宴结束后,林小羽靠在他肩上,望着满天繁星。
他摸着她无名指上的银戒指,那是用第一笔宴席定金打的:“先把沙尾村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每个吃到咱们菜的人,都能想起自己的家乡。”
远处的渔港传来归航的汽笛声,土灶的余温还在烘烤着大地。
黄耀宗看着院子里堆着的蒸笼和案板,突然明白,这二十年的厨艺积累,不是为了成为名厨,而是为了让每道家常菜都带着温度,让每个宴席都成为记忆里的星光。
“走啦,”林小羽拽着他的手,“明天还要去镇上接新订单呢,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