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号码,李副总。
他曾经主管沈氏供应链,一个因直言不讳而被沈浩踢出局的老人。
电话接通了。
“李叔,我是林晚。”
听到我的声音,那边沉默了几秒,才传来他带着疏离和警惕的回应。
“林小姐?
有何贵干?”
“我手里,可能有一些能让您重新掌握话语权的东西。”
“比如,一些零散的股权,和一些被低估的债权。”
我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呼吸声瞬间加重。
“你想做什么?”
他问,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想做的,或许和您想做的,不谋而合。”
“我们需要谈谈。”
李副总的答复果断了些。
我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笑容。
“当然。
不过,地点和方式,得听我的。”
我知道李副总心有不甘,更知道他手中,握有一些对沈氏而言至关重要的内部资料。
这些资料,在即将到来的资本博弈中,是无价之宝。
与此同时,我的团队在二级市场开始了隐秘的吸筹。
每一次买入,都像一颗微不足道的石子投进水里,激不起太大的波澜。
小额,分散,通过不同的账户和券商。
专业的操盘手,就像一群无声的幽灵,精准执行我的每一个指令。
他们利用市场的微小波动,精准地捕捉每一次低吸的机会。
沈氏集团的股价,在王家注资后,确实有小幅回升。
但我清楚,那不过是回光返照。
核心问题未解决,内部矛盾暗流涌动,外部竞争压力巨大。
我就像一个耐心的蜘蛛,静静地编织着我的网。
09那家城商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部门,我没有亲自出面。
我委托了一家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项目为幌子,接触了那笔沈氏的不良债权。
谈判过程漫长而复杂。
对方想要尽可能多地收回资金,寸步不让。
我的代表则死死咬住沈氏的真实价值,不断压低价格。
“这是不良资产,不是优质债权。”
我的代表按照我的授意态度强硬。
“沈氏现在的状况,这笔钱能收回三成就已经是奇迹了。”
这是一场心理战。
我对沈氏的了解,让我对这笔债权未来的价值有着远超他们的清晰判断。
同时我也知道,银行内部负责对接沈氏的那位负责人,与沈浩之间积怨已久。
这为我的谈判,提供了额外的筹码。
我不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