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再好的种子,产量也不会高。
“喂,小二,你站那儿干啥呢?”
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杜小二回头一看,是同村的刘大叔。
刘大叔五十多岁,皮肤黝黑,满脸皱纹,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蓑衣,手里拿着一把锄头。
“刘大叔,我来看看地。”
杜小二笑着打招呼。
刘大叔疑惑地看着他:“看地?
你小子不会是又想出啥幺蛾子吧?”
杜小二知道,原主以前在村里没少闯祸,大家对他的印象都不太好。
但他并不在意,反而凑近刘大叔,神秘兮兮地说:“刘大叔,我跟您说个好事。
我在梦里梦到个仙人,他教了我一种种地的好方法,保证能让咱们的收成翻几番!”
“啥?
你这小子莫不是病还没好,说胡话呢吧?”
刘大叔瞪大了眼睛,一脸不信,“这地咱种了几十年了,啥样咱还不清楚?
就凭你做个梦,就能让收成翻番?”
“真的,刘大叔!”
杜小二认真地说,“您就信我一次。
只要按照我说的做,要是收成没增加,我任由您处置!”
刘大叔还是有些犹豫,但看着杜小二一脸认真的样子,又想起他家的困难情况,心里一动:“那你说说,到底是啥方法?”
杜小二心中一喜,知道有戏。
他开始详细地给刘大叔讲解起改良土壤、合理密植以及杂交玉米种植的方法。
虽然刘大叔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被他说的“收成翻番”吸引住了。
“小二,你说的这些,真能成?”
刘大叔半信半疑地问。
“肯定能成!
刘大叔,您要是愿意,咱可以先找一块地试试。
要是效果好,再推广给其他村民。”
杜小二趁热打铁。
刘大叔沉思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行!
反正我家那块地收成也不好,就当死马当活马医了。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不成,你可得赔我种子钱!”
“没问题!”
杜小二兴奋地说。
有了刘大叔的支持,他的计划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他还要去拜访张铁匠和李木匠,说服他们一起参与到他的“改革”中来……第二章 农具革新起波澜春日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桃花村的青石板路上,杜小二踩着自己粗布鞋扬起的尘土,朝着村西头的铁匠铺走去。
他怀里揣着昨晚用木炭在糙纸上画了半夜的农具改良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