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苏怀瑾密切关注着进展情况。
消息传来,试点区域的屯田工作进展顺利,士兵们开垦出了大片荒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也长势良好。
朝堂上,大臣们对屯田制的成效纷纷表示赞赏,苏怀瑾的威望进一步提高。
相府在京城的地位也愈发稳固,苏瑶看着相府的变化,心中感到欣慰。
经过这段时间的风波,相府终于暂得安稳。
苏瑶也开始将一部分精力放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
京城中不少公子听闻苏瑶的才德,纷纷托人到相府提亲。
苏怀瑾和苏瑶面对众多的提亲者,一时有些难以抉择。
苏瑶深知,自己的婚姻不仅关乎个人幸福,还关系到相府的未来,她必须慎重考虑,选择一个真正与自己情投意合,且能助力相府的如意郎君。
绮梦簪华录第五十一章:情牵探花苏瑶面对众多提亲者,心中并无波澜,直到她遇见了新晋探花郎顾言。
那日,苏瑶随父亲参加一场文人雅会,顾言在会上以一篇精妙绝伦的文章阐述治国理政之见解,令苏瑶眼前一亮。
而顾言对苏瑶的才名早有耳闻,见到苏瑶本人后,更是为其气质与美貌所倾慕。
会后,两人有了短暂交谈,发现彼此不仅对诗词歌赋见解相似,在对国家民生的看法上也极为契合。
此后,顾言借各种机会与苏瑶接触,或探讨学问,或交流对时局的看法,感情逐渐升温。
苏怀瑾见顾言一表人才,才华横溢且品行端正,对这门亲事也颇为满意。
然而,顾言出身普通,在京城根基尚浅,这引来了一些人的不满。
林氏和苏婉听闻苏瑶与顾言的往来后,心中暗喜,觉得终于找到了打压苏瑶的机会,开始在暗中谋划。
第五十二章:朝堂分歧再显朝堂之上,因边疆屯田制成效斐然,原本就存在的两派分歧愈发明显。
以镇远大将军为首的激进派,认为应趁边疆局势稳定、国力增强之际,主动出击周边小国,扩大大晋疆土,提升国家威望。
而以几位老臣为首的稳健派则坚决反对,他们深知战争劳民伤财,一旦开启战端,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主张维持现状,通过外交手段巩固边疆和平。
苏怀瑾身处两派之间,左右为难。
激进派指责他过于保守,错失扩张良机;稳健派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