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叫我老K,一个在时间缝隙里讨生活的寻墓人。
这一次,我的罗盘指向了越南的烟瘴之地,目标是那个活了一个多世纪、连死亡都成谜的南越王赵佗。
一块祖传的残破丝帛,如同一道宿命的符咒,将我引向传说中的“鬼哭山”。
我以为自己追寻的是历史的遗骸,却没料到,推开那扇尘封两千年的石门,面对的不仅是帝王的秘藏,还有一个更加黑暗、更加凶险的未知……1 南越迷踪我叫老K。
混迹于历史的阴影之中,人们都这么叫我。
K代表什么,早已模糊,如同许多被岁月掩盖的秘密。
重要的是,我懂那些埋藏在地下的语言,星辰的指引,以及时间缝隙里低沉的回响。
越南北部,雨季。
空气黏稠得像化不开的墨,丛林是无边无际的绿障,将一切吞噬。
我在这里已经徘徊了近三个月,像一个幽灵,追寻着另一个更古老的幽灵。
我找的不是寻常的金银玉器,那只是附属品。
我追寻的是一个传说,一个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梦魇——南越武帝,赵佗,他的最终归宿。
赵佗,一个刻在南中国和北越南历史骨缝里的名字。
河北真定人,曾是始皇帝麾下南征大军的一员裨将,一把刺入南疆的利刃。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
当中原大地烽火连天,改朝换代之际,他看准了时机。
据守岭南,封锁关隘,将五岭之地变成了他独立的王国——南越国。
他在此称王,后又僭号称帝,与强大的汉王朝时而俯首称臣,时而龇牙咧嘴,玩弄着政治的平衡术,硬是活到了一百多岁,熬死了汉朝数代君王。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他的身后事自然也笼罩在迷雾之中。
《史记》和《汉书》都语焉不详,只留下“秘葬”二字。
传说他死后为防盗掘,效仿古制,从都城番禺(今广州)的四个城门同时发丧,棺椁无数,真假难辨,布下了千古疑阵。
有人坚信墓在广州越秀山,有人说在广西境内,更有人认为他叶落归根,魂归河北。
但我手中的这块残破丝帛,却指向了另一个方向。
一个被许多人忽略,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地方——越南北部,红河下游的某片隐秘山峦。
这丝帛是我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据说源自南越国宫廷的秘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