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老张就推着他的馄饨摊子出了门。
深秋的北京城,雾气浓得化不开,青石板路上湿漉漉的,车轮碾过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胡同里静悄悄的,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回荡。
老张缩了缩脖子,把破棉袄又裹紧了些。
这鬼天气,连狗都不愿意叫唤。
转过一个弯,前面就是鬼市了。
老远就看见几点昏黄的灯光在雾里摇曳,像鬼火似的。
老张加快了脚步,车轮碾过一块松动的石板,“咣当”一声,把他吓了一跳。
“这鬼地方……”老张嘟囔着,把摊子支在了老位置。
旁边卖旧书的王掌柜已经来了,正在摆弄他那盏煤油灯。
“老张,今儿个来得早啊。”
王掌柜招呼道。
“可不是嘛,这鬼天气,家里待着也冷,不如出来挣俩钱。”
老张一边生火一边说。
雾气里陆续又来了几个摊主,都是熟面孔。
卖糖葫芦的李大爷,卖泥人的孙二娘……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等着天亮。
突然,一阵冷风吹过,煤油灯的火苗剧烈摇晃起来。
老张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对面多了一个摊位。
那摊子很怪,没有灯,黑漆漆的一片。
摊主是个瘦高的男人,穿着一件破旧的长衫,低着头在摆弄什么东西。
“那是谁啊?”
老张小声问王掌柜。
王掌柜眯着眼睛看了看:“没见过,新来的吧。”
老张觉得那人的姿势很别扭,像是在摆弄什么活物。
他揉了揉眼睛,想看清楚些,可雾气太浓,只能看见那人苍白的侧脸。
天渐渐亮了,鬼市上的人多了起来。
老张忙活着煮馄饨,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对面。
那个摊位前围了不少人,可奇怪的是,一点声音都没有。
“老张,来碗馄饨。”
一个熟客招呼道。
老张应了一声,舀了一碗热腾腾的馄饨递过去。
那熟客接过碗,压低声音说:“你看见对面那个摊子了吗?”
“看见了,怎么了?”
“邪性得很,”熟客凑近了说,“我刚才过去看了一眼,那人在卖泥人,可那泥人……会动。”
老张手一抖,勺子掉进了锅里:“你胡说什么呢?”
“真的,”熟客神秘兮兮地说,“我亲眼看见的,那泥人的眼珠子在转。”
老张觉得后背发凉,转头看向对面。
那个瘦高的摊主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