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里完全不耽于他在考虑的事,只是要他看一看,除了还没得到资格以外,能不能满足以外的条件。
在陈佳文去找他之前,他还在怀疑一切都是背德感的引诱,哪知道这项考虑早就被放飞了。
在他听来,简直就是在告诉他,不管自己的态度是什么都改变不了,还会因此和宝贝女儿产生嫌隙。
“还能有什么不符合的条件,他不就是你唯一的条件。”
那是当然了。
13不出两天,陈佳文过来找我。
我还没走过去,他就先被人发现了。
我大概听见些,那几个小女生满脸崇拜,有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也难怪有人问这些,谁叫他写那么凿心的文字惹人好奇。
“他喜欢林青霞那种类型。”
我走上去说道。
陈佳文看着我,并不说话,却明明白白告诉了别人。
“抱歉,我们要赶时间。”
陈佳文一路似笑非笑,对刚才的话念念不忘。
“不是你以前说喜欢林青霞?”
我朝他白了一眼。
“是,可我也不是金城武。”
“闭嘴吧。”
我加快步子,陈佳文紧跟上来。
我们临时参加了一个读书交流会,到了现场又有人追着他问来问去的,他平常对外已经快丧失一般的读者身份了。
想想还真奇怪,从前语文不好的家伙现在成为了一名文字工作者。
我笑了笑,识趣地走开些,也找到志趣相投的圈子,听他们谈论读后感,有同感时不时认可两句,要轮到我说心头好的话,纪德的《窄门》必须在首位,一想起来,情不自禁就说得多了。
陈佳文在我说话时坐过来,坐在仅有的一个对面的位置,我们之间还隔了两个人。
之后轮到一个人,他大赞了一遍史蒂芬·金的作品,另外又批评起了《面纱》,用相当自大的发言将我喜欢的作品批得一无是处。
14他滔滔不绝,用粗浅的三观批评它,中途还把作者也骂了一句。
现场居然没有一个人反对……但能确定这绝对不是认同的表现。
如果我反驳他,不仅仅是为《面纱》正名,更不可避免的踩到他的虚荣心,权衡之下,以我对它的喜欢,完全没办法做旁听。
“这本书不算小众,有很多不错的解析可以看。”
说实话,我认为他看书走马观花,甚至可能没有看过那本书。
“我对它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