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复杂。她知道,仅凭愤怒和反抗不足以改变学术江湖的腐朽,要想真正扭转局势,必须具备足够的智慧、力量,甚至某种必要的妥协。
最终,阿宝成为学术殿的新任院长,以雷霆手段肃清腐败,揭露无数黑幕,使学术江湖重焕生机。然而,她也深知,黑暗不会轻易消散,今天铲除的阴影,未必不会在明天卷土重来。她所能做的,不过是在黑暗中燃起一盏微光,让后来者在求索的道路上,不至于完全迷失方向。
阿宝的选择,是每一代求道者的缩影。每一代人都必须面对自己的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是利用规则,还是试图改变规则?是被权力腐蚀,还是坚守初心?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但却是所有行走在学术之路上的人,迟早都要直面的命题。
四、学术江湖的未来:光明,抑或更深的黑暗?
那么,现实中的学术江湖,真的能够改变吗?
有人认为,腐败的根源在于制度,只要建立更为严格的学术规范,便能杜绝黑幕。但事实证明,制度虽能制衡权力,却无法彻底消除人性的阴暗面。当规则成为某些人攫取利益的工具,学术江湖便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往复的腐败与重生。
或许,我们无法彻底根除学术界的所有弊端,但至少可以选择不成为黑暗的一部分。每一位不愿向权力低头、坚持学术道义的求索者,都是这片江湖中的微光。纵然这微光看似渺小,但当它们汇聚,终有一天,能冲破笼罩学术的重重阴霾。
五、写在最后:学术之道,终究是渡人舟
《朱笔寒霜》这个故事,或许带有浓厚的戏剧色彩,但它背后的核心,却是真实世界中无数学者的缩影。书写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学术的意义何在?
我想,学术的本质,绝不应是权力的游戏,或是功利的交换,它应当是人类求索真理的灯塔,是知识的积累,是思想的碰撞,是文明的推进。倘若学术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利益争夺,那它的存在,便已失去了意义。
阿淼在生命